刀布的意思、刀布的詳細解釋
刀布的解釋
古代貨币。《管子·國蓄》:“先王為其途之遠,其至之難,故託用於其重:以珠玉為上币,以黃金為中币,以刀布為下币。”《荀子·榮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 楊倞 注:“刀布,皆錢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廣。”《史記·平準書論》:“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币興焉。” 司馬貞 索隱:“布者,言貨流布,故《周禮》有二夫之布。《食貨志》貨布首長八分,足支八分。刀者,錢也。《食貨志》有契刀、錯刀,形如刀,長二寸,直五千。以其形如刀,故曰刀,以其利於人也。” 晉 左思 《魏都賦》:“質劑平而交易,刀布貿而無筭。”
詞語分解
- 刀的解釋 刀 ā 用來切、割、斬、削、砍、刺、鍘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鐮刀。 中國的紙張計量單位:一刀合一百張。 古代的一種錢币,因其形如刀故稱:刀币。 姓。 筆畫數:; 部首:刀; 筆順編號:
-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種錢币。 宣告,對衆陳述:宣布。發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流傳,散播
網絡擴展解釋
“刀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貨币形式,主要流行于先秦時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刀布是古代金屬貨币的統稱,常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其名稱來源于兩種不同形狀的貨币:
- 刀币:形似刀具,多流通于齊國、燕國等地;
- 布币:形似農具“镈”(鏟),後演變為扁平狀,主要流通于中原地區。
2.曆史文獻記載
- 《管子·國蓄》将貨币分為三類:“珠玉為上币,黃金為中币,刀布為下币”,說明刀布在貨币體系中屬于基層流通貨币。
- 《荀子·榮辱》提到“餘刀布,有囷窌”,楊倞注:“刀布,皆錢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廣”,強調其作為錢币的實用性和流通性。
3.功能與特點
- 材質:多為青銅鑄造;
- 用途:主要用于日常交易,與黃金、珠玉等貴重貨币形成互補;
- 文化意義:刀布的形狀反映了古代農耕與手工業的工具特征,具有曆史研究價值。
4.相關延伸
晉代左思《魏都賦》中“刀布貿而無筭”一句,描繪了刀布在貿易中的廣泛使用場景。
提示:若需了解刀布的具體形制或考古發現,可進一步查閱曆史文獻或博物館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刀布(dāo bù)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古代武器,由刀和布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刀"是一個常用漢字,部首是刂(一刀疊加的形狀),總共3畫。
- "布"也是一個常用漢字,部首是巾(表示布的形狀),總共5畫。
來源:
"刀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争時期。據說,古代的士兵們會在戰場上将布懸挂在刀上,用以迷惑敵人的視線和防止自己被敵人輕易發現。
繁體:
在繁體字中,刀布可以寫作 "刀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刀布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用刀布遮掩自己的身形,在黑暗中猶如鬼魅一般。
2. 刀布這種戰術,曾被古代将領智取敵軍。
組詞:
刀劍、刀光劍影、刀槍劍戟
近義詞:
刀幕、刃布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