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色彩 ”。
“色采”是“色彩”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均指顔色或物體呈現的色澤。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基本含義
指物體表面的顔色屬性,如“綠~”“花~”等,與視覺感知直接相關。
引申含義
特殊用法
古代文獻中與“物采”關聯,表示雜色裝飾,但此用法現代較少見。
注意:現代漢語中“色彩”為規範用詞,“色采”多用于古籍或特定語境。若需文學創作時引用異體寫法,建議标注來源。
色采是指顔色和色彩的意味。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的顔色、色調或者光彩。
色采的拆分部首為色(sè)和采(cǎi)。色的部首為色(sè),采的部首為采(cǎi)。色的總筆畫數為6,采的總筆畫數為10。
色采的來源很早,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其意為顔色和色彩。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固定下來。
色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色采」。
在古代漢字中,色采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色采」。
1. 這個畫家的色采非常豐富,給人一種非常明亮的感覺。
2. 這件衣服的色采非常喜慶,適合過年穿。
3. 這幅油畫的色采非常柔和,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1. 色調:指事物的整體顔色傾向。
2. 采樣:指從一個樣本中提取數據用以進行分析。
3. 采購:指購買物品以滿足需要。
1. 顔色:指物體表面的視覺感覺。
2. 色彩:指事物所具有的顔色特征。
3. 光彩:指光線的明亮和閃耀。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