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貨的意思、入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貨的解釋

受賄。 清 梅曾亮 《黃個園傳》:“運使乃檄吏督之,吏滋不公,受賕任情。入貨者引身,惜財者倍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入貨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性短語,其核心語義與經濟活動和資源獲取相關。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行業應用,可作以下分層解釋:

  1. 基本義項

    指商業活動中“購進貨物”的行為,強調商品從外部流入經營主體的過程。例如:“零售商從批發市場入貨後上架銷售”(《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該釋義常見于商貿領域,與“出貨”構成反義關系。

  2. 擴展義項

    在特定語境中衍生出“獲取資源”的抽象含義,如“公司通過招聘入貨專業人才”(《商務漢語常用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此時詞義弱化實物屬性,泛指對人力、信息等非實體資源的吸納。

  3. 網絡用語新義

    當代網絡語境中出現戲谑用法,表示“主動接受或認同某事物”。例如年輕人交流中“我已入貨這個新梗”,此處詞義發生轉喻,體現語言流變特征(《漢語新詞語編年考》,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

  4. 行業差異

    • 物流業:特指貨物進入倉庫的入庫流程
    • 金融業:偶指資金吸納行為,如“基金入貨某股票”
    • 制造業:可指原材料采購環節(《行業術語詞典》,中國社科出版社,2020)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入貨”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文獻和實際用法區分:

  1. 古代/特定文獻中的含義
    指受賄,屬貶義詞。這一用法最早見于清代梅曾亮《黃個園傳》中的記載:“吏滋不公,受賕任情。入貨者引身,惜財者倍償。”,意為官吏通過收受賄賂偏袒行賄者。該詞在古籍中多與貪腐行為相關。

  2. 現代商業用語中的含義
    指采購商品或進貨,屬中性詞。例如商家補充庫存時稱為“入貨”,或消費者購物時也可用此詞描述購買行為。此用法更貼近日常生活,尤其在商貿場景中常見。

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中的用法,可查閱《黃個園傳》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汗霸權主義瀕臨碧檐駁擊倉米銐刀舛和賜生呾哒得句癫鬼刁滑凍雨豆象法環法馬扶婁趕時髦公之于衆衮實無阙谷士鴻彩黃彜家谕戶曉接點解纜饑黎金剛揭谛匡子靓審列峙霖鈴毷氉秘監靡旃腦後插筆拿人鎳镉電池溺壺前進錢神凄爽曲儒人生若寄日銷月铄柔柯掃望審數時人時世裝實驗銅鍉同工異曲屠兒徒袒痿黃渥采小頭細高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