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凍雨的意思、凍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凍雨的解釋

[sleet;freezing rain] 以液态降落的雨,系與地面或暴露物體碰撞時凍結所緻

詳細解釋

冷雨,寒雨。 南朝 梁簡文帝 《玄圃納涼詩》:“飛流如凍雨,夜月似秋霜。” 唐 宋璟 《梅花賦》:“凍雨晚濕,夙露朝滋,又如 英 皇 泣於 九疑 。” 宋 蘇轼 《遊三遊洞》詩:“凍雨霏霏半成雪,遊人屨凍蒼苔滑。” 清 黃景仁 《歲暮懷人》詩:“打窗凍雨翦燈風,擁鼻吟殘地火紅。” 茅盾 《虹》九:“彤雲密布的長空此時灑下些輕輕飄飄的快要變成雪花的凍雨。冬的黑影已經在這裡叩門了。”

涷雨,暴雨。凍、涷,《說文》本為兩字,暴雨義應作“涷”,因兩字形義相近,古籍刊本往往作“凍”。《淮南子·覽冥訓》:“若乃至於玄雲之素朝,陰陽交争,降扶風,雜凍雨,扶搖而登之,威動天地,聲震海内。” 高誘 注:“凍雨,暴雨也。” 唐 杜甫 《枯柟》詩:“凍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一本作“ 涷 ”。 宋 黃庭堅 《書磨崖碑後》詩:“斷崖蒼蘚對立久,凍雨為洗前朝悲。” 清 唐孫華 《喜雨》詩:“山雲既樓起,凍雨旋盆傾,高下竝沾溉,溪壑皆渟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凍雨是一種特殊的降水現象,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别稱

凍雨是指過冷水滴(溫度低于0℃但未凍結的雨滴)在降落過程中遇到低于0℃的物體表面時,立即凍結成冰層的天氣現象。北方稱為“地油子”,南方稱作“下冰淩”,氣象學上稱為雨凇。

二、形成條件

  1. 特殊大氣層結:需要三層結構——地面冷空氣(0℃以下)、中層暖濕氣流(0℃以上)、高空冷空氣。雪花在中層融化成雨滴,下落時進入近地面冷層成為過冷水滴。
  2. 接觸凍結:過冷水滴接觸低于冰點的物體(如電線、道路)瞬間結冰,形成透明冰殼。

三、主要特征與危害

  1. 物理特征:冰層表面光滑透明,厚度可達數厘米。
  2. 災害影響:
    • 壓斷電線、樹木,導緻供電中斷(如2008年南方雪災)
    • 道路結冰引發交通事故
    • 飛機機翼結冰威脅航空安全。

四、地理分布

中國多發于貴州、湖南、江西、湖北等南方省份,山區比平原更易發生。這與地形導緻的冷暖空氣滞留密切相關。

公式表達(凍結過程)

$$ T{air} < 0℃ quad text{且} quad T{surface} < 0℃ $$ $$ text{雨滴}(T<0℃) xrightarrow{text{接觸}} text{物體表面} Rightarrow text{雨凇} $$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凍雨的意思

凍雨是指在氣溫接近冰點以下,雨滴冷凝結凍成為冰粒或冰珠的現象。也即是在冷雨中雨滴冷凍形成的降水。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凍雨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冫(水)和雨(雨滴),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3畫和8畫。

來源和繁體

凍雨這個詞嚴格意義上屬于新造詞,沒有特定的來源。凍雨這個詞沒有繁體字形式,仍以簡化字形式“凍雨”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對于凍雨這個現象沒有特定的漢字表示。較為接近的漢字寫法可以使用“冰雨”來表達。

例句

1. 今天早上,外面下了一場凍雨,地面全部結冰了。

2. 凍雨過後,樹枝都被冰霜覆蓋,美麗而詭異。

組詞

冰雨、冷雨、雨凇、雨冰

近義詞

冰雨、冷雨

反義詞

熱雨、暖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