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履的意思、麤履的詳細解釋
麤履的解釋
草鞋。《東觀漢記·茨充傳》:“民惰窳,少麤履,盛冬皆以火燎,足多剖裂, 充 令屬縣教民益種桑柘,養蠶桑織履。”
詞語分解
- 麤的解釋 麤 ū 同“粗”。 筆畫數:; 部首:鹿; 筆順編號:
- 履的解釋 履 ǚ 鞋:西裝革履。削足適履。 踐踩,走過:履曆(.個人的經曆;.記載履曆的文件)。履任。履險如夷(走在險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處險境而不畏懼,又喻安全地度過險境)。如履薄冰(身臨其境)。
網絡擴展解釋
“麤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詞義解釋
“麤”是“粗”的異體字,讀作“cū”,意為粗糙、粗劣;“履”指鞋子。因此,“麤履”即指用粗糙材料(如草、麻等)制成的鞋子,相當于“草鞋”。
文獻例證
《東觀漢記·茨充傳》記載,漢代百姓因生活貧困,冬季缺乏足部保暖的草鞋(“少麤履”),甚至用火烤腳導緻皮膚皲裂。後來茨充推廣桑柘種植和織履技術,改善了這一狀況。
補充說明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但核心含義始終與“粗制鞋履”相關。由于引用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字典》或《辭源》等工具書确認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履,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鞋子的樣子很粗糙、不整潔。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鹿(鹿字頭)表示與鹿有關,第二個部首是履(履字底)表示與鞋子有關。它的拆分筆畫是鹿部為7畫,履部為8畫。
《麤履》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人們用皮革制成的鞋子往往比較粗糙,所以用來形容鞋子不整潔的樣子就用了麤履這個詞。
麤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都是「麤履」。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略有不同。在古代,麤履的寫法為「麤履」。雖然字形有所差異,但意義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麤履的例句:
1. 公司裡的保安麤履不堪,給人一種很不專業的感覺。
2. 他身上的衣服整潔,可是腳上的麤履卻讓人覺得他不夠注重自己的形象。
3. 這雙麤履看起來雖然舊了點,卻是我最舒服的一雙鞋子。
與麤履相關的組詞有:麤履草率、麤履無序、麤履不堪等。
近義詞可以是:破舊、不整潔、破敗等。
反義詞可以是:整潔、光鮮、精緻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