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順貌。《詩·周頌·絲衣》:“絲衣其紑,載弁俅俅。” 毛 傳:“俅俅,恭順貌。”一說為冠飾華美貌。參閱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卷三十、 清 郝懿行 《爾雅義疏》卷三。
“俅俅”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讀音為qiú qiú,詞性為形容詞,表示“恭順的樣子”。這一釋義源自《詩經·周頌·絲衣》中的句子:“絲衣其紑,載弁俅俅”,描述祭祀時穿戴整齊、态度恭敬的狀态。
2. 用法與語境
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例如:“俅俅而立”可形容人謙卑恭順的姿态。
3. 補充說明
由于“俅俅”的權威文獻記載較少,其具體用法需結合上下文理解。若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詩經》注疏或古代漢語詞典以獲取更全面的解釋。
《俅俅》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輕盈、柔軟、纖弱的樣子。它通常用于詩詞或文學作品中,以表達一種細膩、婉約、優美的感覺。
《俅俅》的拆分部首為人字旁、亻字旁,它的筆畫數為10劃。
《俅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王之渙的《登鹳雀樓》一詩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其中“更上一層樓”就是《俅俅》的意思。
《俅俅》的繁體字是「俅俅」。
古代漢字寫法有很多變化,所以《俅俅》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有多種形式。然而,因為《俅俅》這個詞的使用并不普遍,所以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給出。
1. 她的舞姿輕盈而俏皮,仿佛《俅俅》的仙女。
2. 書中描寫的花園,充滿了《俅俅》的氣息,給人一種甯靜祥和的感覺。
1. 俏皮(形容詞):形容人或事物靈動、機敏。
2. 優美(形容詞):形容音樂、文字或美景等有美好感覺。
3. 細膩(形容詞):形容人或事物細緻、精巧。
4. 婉約(形容詞):形容人或事物溫柔、含蓄。
1. 婉然:溫和、婉轉、柔和。
2. 溫柔:柔和、溫和、體貼。
3. 柔美:柔和、美好、婉約。
4. 細膩:精緻、纖巧、入微。
1. 粗糙:粗犷、不細膩、不婉約。
2. 雄壯:壯麗、莊重、威武。
3. 強悍:粗暴、兇猛、嚴厲。
4. 簡陋:簡單、樸素、不精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