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蟠胸的意思、蟠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蟠胸的解釋

(1).滿腹。 明 楊慎 《鄧川楊少參兩依莊》詩:“空餘蟠胸濟世策,日對隣叟談桑麻。”

(2).指廣闊的心胸。 姚椿 《題杜陸兩家詩集》詩:“朝廷尚多難,生理困愁疾;萬象入蟠胸,隻字歌中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蟠胸”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án xiōng,包含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滿腹(學識、謀略等)
    指胸中充滿才華或策略。例如:

    • 明代楊慎在《鄧川楊少參兩依莊》中寫道:“空餘蟠胸濟世策,日對隣叟談桑麻”,形容人物胸懷濟世之策卻無處施展。
    • 姚椿《題杜陸兩家詩集》詩中也提到:“萬象入蟠胸,隻字歌中律”,表現詩人廣博的胸襟與創作能力。
  2. 指廣闊的心胸
    比喻人的胸懷開闊、氣度宏大。例如:

    • 清代文人常用“蟠胸”形容豁達的性情,如“萬象入蟠胸”,意指能将天地萬物容納于心。

二、字義與用法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古典語境,常見于詩詞、散文中,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例如描述人物才華橫溢卻懷才不遇,或贊美他人胸襟開闊。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引用與權威詞典釋義,具體出處可參考《鄧川楊少參兩依莊》及詩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蟠胸的意思

蟠胸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一個人的胸部高高隆起,堅實而有力的樣子。這個詞常用來形容體态健壯、身材勻稱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蟠胸的部首是蟲(虍),它在字的上方。蟠胸一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蟠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稱為“蟠龍”。蟠龍是一種龍,身姿蟠曲,背部隆起,所以人們将胸部高隆的人形容為“蟠胸”,以表達其莊嚴、健壯的形象。

繁體字

蟠胸的繁體字為「蟠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蟠胸的字形略有不同。胸部的部分以「胷」表示,整個字的寫法是「蟠胷」。

例句

她站立的時候,蟠胸挺背,顯得自信而威風。

組詞

蟠踞(形容姿勢蟠曲)、蟠屈(形容身體蜷曲)。

近義詞

挺胸、揚胸、高翹胸、雄姿。

反義詞

駝背、低垂胸、垂頭喪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