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沒有空馀的地方。 清 趙翼 《綿州刺史劉蔭萱駐藏回蜀遠寄藏佛一尊賦謝》詩:“惜哉丈六身,縮作三寸小,難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種好。棘端刻猴地幾多,七滿八平何處可施巧。”
“七滿八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形容事物非常滿或擁擠,沒有空餘的地方,常用于描述空間被完全占據的狀态。
源自清代趙翼的詩作《綿州刺史劉蔭萱駐藏回蜀遠寄藏佛一尊賦謝》:“棘端刻猴地幾多,七滿八平何處可施巧。” 此處用“七滿八平”形容雕刻空間局促,無法施展技藝。
該成語中的“七”和“八”并非具體數字,而是通過虛指強調“完全、徹底”的含義,類似“七上八下”“七零八落”等用法。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語言學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例證。
七滿八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事情已經非常充分,完全滿足或平衡了。這個詞常用于形容某些狀态已經達到了最佳,沒有任何缺乏。
拆分部首和筆畫:七(丶一)滿(氵十日)八(丷二)平(丷二)。
來源:《易經·乾卦·文言》中有一句這樣的描述:“彖曰:大哉乾元!至哉坤至!七十維,用八撤真,吉。乾元亨。”其中“七滿八平”就是根據這句話提煉出來。
繁體寫法:七滿八平。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字典中,七滿八平的漢字寫法沒有發生變化,和現在的寫法相同。
例句:他的努力得到了七滿八平的回報,成為了公司的經理。
組詞:七八九、滿地油菜花、平分秋色。
近義詞:十全十美、無懈可擊、一絲不苟。
反義詞:缺一不可、差強人意、不平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