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縣的意思、赤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縣的解釋

(1).“ 赤縣神州 ”的省稱。 南朝 梁 沉約 《答陶華陽》:“故 鄒子 以為赤縣,於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 唐 楊巨源 《寄昭應王丞》詩:“瑞靄朝朝猶望幸,天教赤縣有詩人。” 清 朱彜尊 《嶽忠武王墓》詩:“赤縣期全復, 黃河 渡幾灣。”參見“ 赤縣神州 ”。

(2). 唐 、 宋 、 元 各代京都所治的縣。 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赤縣揚雷聲,強項聞至尊。” 王琦 注:“《通典》:大 唐 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之差。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餘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差。” 宋 陸遊 《仁和縣重修先聖廟記》:“學校之設,方自兩赤縣始。”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兩赤縣市鎮》:“ 杭州 有縣者九,獨 錢塘 、 仁和 附郭名曰赤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赤縣是中國古代對中原地區的雅稱,後泛指整個中國。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赤”指火德象征(周朝尚赤),代表華夏正統;“縣”為行政區劃單位。合稱“赤縣”最早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戰國陰陽家鄒衍提出“大九州”學說,将世界分為九大州,中國居其一,稱“赤縣神州”。

核心含義:特指華夏文明所處的神聖疆域,後成為中國的代稱。


二、文化内涵與曆史演變

  1. 神聖性象征

    古人以“赤縣神州”強調中國在天地秩序中的中心地位,如《史記》載:“中國名曰赤縣神州,内自有九州。”

  2. 文學化拓展

    唐代王維《奉和聖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雲:“玉京移大像,金箓會群仙。赤縣揚雷動,黃輿捧日鮮。” 此處“赤縣”指代唐王朝疆域。

  3. 現代國家指代

    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詞:“長夜難明赤縣天”,以“赤縣”喻指近代中國。


三、權威詞典釋義


參考文獻來源

  1.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維《奉和聖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全唐詩》卷127)
  3. 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人民出版社《毛澤東詩詞集》)
  4.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赤縣”是中國古代對中原地區或整個中國的别稱,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1. 起源:最早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戰國時期鄒衍提出“中國名曰赤縣神州”。這裡的“赤”象征炎帝統轄之地(紅色代表吉祥、生命力),“縣”最初指天子直接管轄的王畿地區。
  2. 地理概念:古代将天下分為九大洲,中國所在的洲稱為“赤縣神州”,内部又分禹劃九州(冀、兖、青等),後擴展為十二州。

二、曆史演變與用法

  1. 廣義與狹義:
    • 廣義:代指整個中國或漢地,如詩詞中“赤縣期全複”(清代朱彜尊)。
    • 狹義:特指京都直轄區域,如晉代将京師一帶稱為赤縣。
  2. 文學化表達:常見于詩詞,如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南朝江淹“赤縣多靈仙”。

三、文化意義

四、其他特殊含義

“赤縣”核心含義是中國的代稱,源自戰國時期的地理劃分,後演變為文化符號。需注意語境差異,廣義指全國,狹義可能特指京畿。

别人正在浏覽...

愛憎分明傲戾白果謗説草褥傳呼處處春場觸石處世彫苓斷嶂渡涉萼緑惡癖風行雨散風華濁世幅巾黻領搆薄刮野掃地歸仁邯鄲步焊锢晧穹合願回絶教亦多術嘉壯京劇計聽積雲抗震考次寇逆李輕車眸瞯蹑蹺檐簦牛吏麑衣平典藒車寝閣全兵艿稗上葉收孥陶甓同等學力童首塗徑頑士晩饷窊亞霧鱗雲爪相煎香陰獻儀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