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老會的意思、七老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老會的解釋

唐 白居易 晚年家居 洛陽 ,招請好友九人宴飲,其中 胡杲 、 吉皎 、 鄭據 、 劉真 (一作 劉貞 )、 盧真 、 張渾 與 白居易 均年在七十以上,稱七老會。宴罷,各賦《七老會詩》一首。 盧真 《七老會詩》雲:“先時共作三朝貴,今日猶逢七老翁。”參閱 白居易 《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餘亦次焉,偶于敝居合成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歡》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老會”是一個源自唐代的曆史典故,指白居易晚年與六位高齡好友在洛陽的聚會。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背景

該詞源于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時年74歲的白居易退居洛陽履道裡宅邸,邀請胡杲、吉皎、鄭據、劉真(或作劉貞)、盧真、張渾等六位七十歲以上的友人宴飲。因七人均年逾古稀,故稱“七老會”。宴後七人各賦《七老會詩》一首,現存白居易詩作中仍可見相關記載。

二、成員組成

核心成員包括:

  1. 白居易(74歲)
  2. 胡杲(89歲)
  3. 吉皎(88歲)
  4. 鄭據(84歲)
  5. 劉真(82歲)
  6. 盧真(82歲)
  7. 張渾(77歲) (數據綜合自)

三、活動與文學成就

聚會以“尚齒之會”(尊老之會)為名,七老醉飲歡歌後共同創作《七老會詩》。盧真詩中“先時共作三朝貴,今日猶逢七老翁”,生動記錄了這場跨越仕宦生涯的暮年雅集,白居易更在詩序中感歎“此會稀有”。

四、文化意義

  1. 文人雅集典範:開創了以高齡文人群體創作的特殊文化現象
  2. 長壽象征:七人合計593歲,人均85歲,在唐代堪稱奇觀
  3. 文學史料價值:為研究唐代老年文學生活提供實證

五、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泛指多位長者共商要事的場景,但此屬詞義擴展,與原典特指的曆史事件有區别。

欲了解完整詩作内容及成員生平,可查閱《白居易集》卷三十七或相關唐代文學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老會》的意思

《七老會》是指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七位仙人聚會的地方,也稱為“七仙會”。這個詞代表了人們對長壽、仙人、神秘之地的向往和幻想。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老會》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丶”和“老”,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七老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根據傳說,七位仙人會聚在《七老會》中,他們長生不老,擁有神奇的法術和智慧。

繁體

《七老會》是對《七老會》的繁體書寫方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寫作《七老會》的方式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人們常常祈求能夠到《七老會》尋找長壽和幸福的秘密。

2. 與七位仙人一同在《七老會》中品味茶香,實在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組詞

聚會、長壽、仙人、神秘、幻想。

近義詞

七仙會、七仙聚、七位仙人會。

反義詞

凡人聚、七世散、凡間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