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三國 魏文帝 所愛美人 薛靈芸 。 靈芸 容貌絕世,被選入宮。至升車就路之時,以玉唾壺承淚。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見 晉 王嘉 《拾遺記·魏》。後用以為典。 宋 吳聿 《觀林詩話》:“ 張敏叔 雲:‘但令 陶令 長為主,莫遣 靈芸 錯認伊。’”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引 清 鄭虎文 《詠紅豆》:“記取 靈芸 别後身,玉壺清淚血痕新。”
“靈芸”一詞的釋義主要來源于曆史典故和文學意象,具體可分為以下三方面:
曆史典故
“靈芸”指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寵妃薛靈芸。據晉代王嘉《拾遺記·魏》記載,薛靈芸容貌絕世,被選入宮時因不舍親人,以玉唾壺承接淚水,至京師後淚水凝結如血。後世常以此典喻指美貌女子或哀婉之情。
文學意象
該典故在詩詞中被化用,例如:
“靈芸”兼具曆史典故的文學色彩和現代命名的美好寓意,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
靈芸(líng yú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靈巧和才華。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聰明機智、才思敏捷、富有創造力。
靈(líng)的部首是火,它的筆畫數為9;芸(yún)的部首是艹,它的筆畫數為7。
靈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是一部古代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在《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有這樣一句詩:“用樂鹹聲,靈芸在堂。”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時候,靈芸這個詞就已經存在,用來形容音樂的美妙。
靈芸的繁體字是靈芸。
在古代,靈芸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靈的寫法為靈火旁邊加上多個點表示火焰的形狀;芸的寫法為多個花瓣形成的花朵。根據古代文獻和銘文的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的不同形态。
1. 她是一位靈芸過人的作家,每次創作都能給讀者帶來新鮮的感受。
2. 這個舞蹈演員以其靈芸的舞技赢得了觀衆們的掌聲。
靈感、靈活、才芸、才藝
聰明、機智、才思敏捷、聰慧
呆笨、愚蠢、無才無藝、木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