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策·楚策四》:“見菟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謂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後及時補救。 宋 陸遊 《秋興》詩:“懲羹吹虀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以上所陳,皆今日維繫人心,亡羊補牢之計。”
亡羊補牢(wáng yáng bǔ láo)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寓言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在出現問題後及時補救,防止損失擴大。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釋義、出處及用法:
字面含義
字面意為“羊丢失後修補羊圈”,比喻事後采取補救措施。
引申義
強調在失誤或損失發生後,及時糾正錯誤、彌補疏漏,以避免更大危害。隱含“未為遲也”(《戰國策》)的積極态度,即隻要行動就不算晚。
該成語出自《戰國策·楚策四》:
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時,楚襄王不聽謀臣莊辛勸谏導緻國都失守,莊辛以此諺告誡其及時挽回敗局,後楚王重整旗鼓收複部分失地。
語法功能
雖然項目因計劃不周出現漏洞,但團隊及時調整方案,可謂亡羊補牢,避免了更大損失。
近義詞
反義詞
釋義:羊丢失了再去修補羊圈。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強調其典故背景及“及時止損”的哲學内涵。
詳注“亡”的古義及先秦文獻用例。
該成語常用于教育、管理等領域,警示人們:
示例:
公司因質檢疏漏導緻客戶投訴,管理層立即召回産品并升級質檢流程,這一亡羊補牢之舉重獲市場信任。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網頁鍊接,來源标注為權威工具書名稱,實際引用時建議參考紙質或官方電子版詞典。)
“亡羊補牢”是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後修補羊圈”,比喻在出現錯誤或遭受損失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防止問題擴大。其中:
源自《戰國策·楚策四》中莊辛勸谏楚頃襄王的故事:
該成語在當代常與“未雨綢缪”對比,強調“事後補救”與“事前預防”的辯證關系()。
阿謩案甲暗勁谙詳白色人種徧覜怖栗餐薇層樓禅椅稱賦踟蹰踹看床笫打飽嗝兒道式地約法國國立行政學校反躬分議光降歸過海洋島函軸黃台吉狐藉虎威簡訟角髻就養稷星浚削開審禮射掠地攻城謾謾貓熊沒出息破斧清響侵侮赇谒權宗人才輩出忍苦耐勞散篆騷章折除沈醴事義稅印書經順合素期談谑透徹偷用宛珠偉妙無戎烏天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