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鉛粉校改書籍中的謬誤。指校勘之事。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先鉛擿於魚魯,乃紛定於陶陰。”
“鉛擿”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目前未在常規詞典或文獻中檢索到明确釋義。結合單字拆分和古漢語用法,可嘗試推測其含義:
鉛:
擿:
組合推測:
由于缺乏明确出處,建議: 1️⃣ 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讀; 2️⃣ 查閱《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專業辭書; 3️⃣ 若屬生造詞,需根據使用場景重新定義。
(注:以上分析基于單字釋義和古漢語構詞邏輯,僅供參考)
《鉛擿》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鉛勾取、刮取”。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于形容用線條勾勒描摹畫面或文字。
《鉛擿》由兩個部首組成:金(表示“金屬”)和手(表示“手部”)。它總共有21畫,其中金部包含9畫,手部包含12畫。
《鉛擿》是由簡化字“鉛提”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鉛提」。
在古代字典中,「鉛擿」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為「鉛提」。
1. 他用鉛擿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2. 書法大師用鉛擿勾勒出了華麗的字體。
1.鉛字:指用鉛制成的活字,用于印刷。
2.筆鉛:指書寫或繪畫時使用的鉛筆芯。
3.鉛刀:指用來刮去鉛粉、鉛屑等的工具。
4.鉛線:用鉛心或鉛絲制成的細線,用于制圖或勾勒描摹。
1.鉛勾
2.鉛畫
寫字:指使用筆墨或其他工具進行書寫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