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上架弦的格子。亦指琵琶。 唐 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 羌 管吹《杨柳》, 燕 姬酌蒲萄。银含凿落醆,金屑琵琶槽。” 唐 方干 《赠美人》诗之一:“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琵琶槽”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少见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本义
指琵琶上用于架弦的格子结构(即琴码或弦槽)。这一部件是琵琶的关键构造,用于固定琴弦并调节音高。
引申义
在古典文学中常直接代指琵琶本身。例如:
文学延伸:唐代诗人多借琵琶槽表达宴饮雅乐或离别情境,这种借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手法(提喻)常见于古典诗词。需注意的是,具体词义需结合诗句上下文判断是特指部件还是代指乐器整体。
《琵琶槽》是一个中文词语,指的是槽状物上的弦,特指琵琶槽。琵琶槽是指琵琶的音箱和琴盒中的长槽,用于固定琵琶的琴弦。
《琵琶槽》的部首分别是玉(he)、木(mu)和木(mu),共计19个笔画。
《琵琶槽》一词源自于汉代,最早出现在《乐府诗集·蓝田曲》中。考古学家还在汉墓中发现了古琵琶与其琵琶槽的遗迹,证实了该词的历史来源。
《琵琶槽》的繁体字为「琵琶槽」。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琵琶槽」的古字形为「琵頻***懆」。其中,「琵」和「槽」的字形较为相似,而「頻」和「懆」则分别由「**」和「**」构成。
1. 演奏家在修剪琵琶槽上的弦。
2. 老师指导学生正确调整琵琶槽的位置。
3. 心灵手巧的匠人制作了一把精美的琵琶槽。
4. 汤姆每天都会练习调节琵琶槽,致力于成为一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
琵琶师、琵琶曲、琵琶音、琵琶演奏、琵琶谱、琵琶音箱、琵琶手指法
琴弦
木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