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誦經修道之處。靖,通“ 靜 ”,指靜室。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勿令小兒輩逼壇靖,靖中有真經。”《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真君入 海昏 ,經行之處,皆留壇靖,凡有六處。” 清 黃生 《義府》卷下:“‘勿令小兒輩逼壇靖。’注:門是前中隔閤,靜屋及壇在閤外。按靖即靜,壇與靖,皆道家奉經修事之處。”
“壇靖”是一個源自道家文化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宗教活動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壇靖”指道家誦經修道的專用場所。其中:
部分非權威來源提出“壇靖”表示“莊嚴安甯的狀态”或“困境中保持冷靜”,但此類說法缺乏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建議參考《冥通記》《警世通言》等古籍原文,或道教正一派相關研究資料,以獲取更權威的解讀。
《壇靖》是一個漢語詞彙,它可以指代一種古代祭祀活動,并且也可以作為人名使用。
《壇靖》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其一是“土”字旁,它表示與土地相關的事物;另一個是“青”字旁,表示與顔色青綠相關的事物。
根據部首和筆畫的組成,可以得到以下拆分:
《壇靖》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活動中,用于平定土地的安定和祈福。傳統的繁體字形式為「壇靖」。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壇的古字形為「壇」,靖的古字形為「靜」。
1. 民衆在壇靖儀式上祈福,希望土地豐收。
2. 壇靖活動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傳承。
由《壇靖》組成的詞語:
《壇靖》的近義詞包括:祭拜、祭祀、祭典。
《壇靖》的反義詞可以是:騷動、紛争、動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