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阙額的意思、阙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阙額的解釋

不足的數額。 宋 蘇轼 《論役法差雇利害起請畫一狀》:“自 元豐 前,不聞天下有闕額衙前者,豈常抑勒差充,直以重難月給,可以足用故也。” 宋 李綱 《論不可遣罷防秋人兵劄子》:“臣意以為中國軍政不修幾三十年矣,闕額不補者過半;其見存者皆潰散之餘,不習戰陳,故令 金 人得以窺伺。”《清會典事例·戶部九四·雜賦》:“ 江南省 邳州 每年額稅銀六百十有一兩二錢,近來商賈流散闕額,将闕額銀豁除,嗣後儘收儘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顯示,“阙額”一詞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

  1. 成語含義(較少見)
    由“阙”和“額”組成,形容人才能或知識不足,常用于批評或自嘲。

    • 發音:quē é
    • 使用場景:多用于評價學識、能力欠缺的情況。例如:“他雖勤奮,但阙額之處仍需補足。”
  2. 常規詞義(更常見)
    指“不足的數額”,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職位、名額或數量的空缺。

    • 曆史用例:
      • 宋代蘇轼提及“阙額衙前”(衙前職務的空缺);
      • 李綱提到軍政“阙額不補”(兵員缺額未補充);
      • 清代用于豁除商稅“阙額銀”(不足的稅額)。

注意:現代使用中,“阙額”作為成語的用法較為罕見,更多保留在曆史文獻中表示數額不足。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代至清代的奏章及財稅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阙額

阙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它指的是遺漏負責範圍内的事情或責任。下面将對阙額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阙額的拆分部首為“阝”和“頁”,其中“阝”是防字旁,表示與城防有關的意義,而“頁”是頭部的意思。阙額的總筆畫數為17。

來源

阙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制。古代朝廷設有各類官職,每個官職都有特定的責任範圍,如果官員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就會産生阙額的現象。

繁體

阙額的繁體字為闕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阙額的古時候寫法為“闕額”,其中的“闕”是指城門的旁架,用于防止敵人入侵,而“額”則是指額頭。

例句

1. 他因為阙額被處以罰款。

2. 這是你的責任,你不能有任何阙額。

組詞

阙額的相關詞語包括:

1. 阙如:指缺少、遺漏。

2. 阙如其分:指做事恰到好處,不有過不及。

3. 阙如在掌:指責任事情沒有遺漏,完全掌握在手中。

近義詞和反義詞

阙額的近義詞是缺額、遺漏,反義詞是完善、齊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