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營的意思、四營的詳細解釋
四營的解釋
《易》筮語。謂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易·繫辭上》:“是故四營而成《易》。” 孔穎達 疏:“營謂經營,謂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 宋 範仲淹 《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賦》:“亦若大衍攸虛,為四營之本也。”
詞語分解
- 四的解釋 四 ì 數名,三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肆”代):四方。四邊。四序(即“四季”)。四體(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隸、篆四種字體)。四庫(古籍經、史、子、集四部的代稱。亦稱“四部”)。四君子
- 營的解釋 營 (營) í 軍隊駐紮的地方,借指按編制集體生活的地方:營地。營房。營壘。軍營。野營。陣營。步步為營(軍隊前進一步就設一道營壘,喻行動謹慎,防備極嚴)。 軍隊的編制單位,連的上一級。 籌劃,管理,建
專業解析
四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兩個主要維度,均具有深厚的文化淵源:
一、《周易》筮法術語
指古代占筮時推演卦象的四個步驟,源于《周易·系辭上》所述:“分而為二以象兩,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具體包括:
- 分二:将49根蓍草隨機分為左右兩組,象征天地陰陽兩儀;
- 挂一:從其中一組取出一根夾于指間,象征人參與天地之道;
- 揲四:将兩組蓍草分别以四根為一組計數(揲,音shé),象征四季運行;
- 歸奇:将各組餘數(1至4根)歸并夾于指間,象征閏月。
此四步重複三遍,最終得出卦爻(《周易正義》,孔穎達疏)。其數學本質是通過餘數組合确定爻象(七、八、九、六),構建六十四卦體系。
二、軍事曆史概念
指古代軍隊的四種核心編制單位,見于《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五旅為師,五卒為旅,四兩為卒。”其中:
- 卒為百人單位,由四“兩”(25人/兩)組成;
- 上溯至“軍”級建制,隱含“四營”作為基礎作戰單元的結構邏輯(《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61頁)。此釋義凸顯古代軍事組織的系統性。
參考資料:
- 《周易·系辭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 《周禮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四營”是《周易》筮法中的術語,指通過四個步驟完成一次卦變的過程。其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核心釋義
- 來源:出自《易·繫辭上》“是故四營而成《易》”。
- 定義:指在占筮過程中,分四次經營蓍草(古代占卜工具),形成《周易》卦象的一變。這一過程是“大衍之數”筮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步驟解析
根據孔穎達的注疏,“四營”包含四個操作步驟:
- 分二:将49根蓍草隨機分為兩堆,象征陰陽兩儀。
- 挂一:從其中一堆取出一根蓍草,夾于手指間,象征天地人三才。
- 揲四:将兩堆蓍草分别以四根為一組數出,象征四季運行。
- 歸奇:将數完後的餘數(1-4根)歸攏,象征閏月。
哲學意義
- 四營體現了古代“數術”與“宇宙規律”的關聯,如宋代範仲淹在《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賦》中将其與“大衍之數”結合,強調其對天地變化的模拟。
- 通過四步操作,完成從混沌到有序的推演,象征萬物生成的動态過程。
補充說明
- 語言延伸:現代語境中,“四營”多用于《周易》研究或古籍注釋,日常使用較少。
- 相關術語:與“三變”“十八變”等筮法步驟共同構成完整的占卦流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占筮方法或《周易》體系,可參考《繫辭傳》原文及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兵法不成文法不滿蠶蟻剗塞蠢蠢詞家大司樂地利人和邸音動移鬥飲放绌汾王感恩多高座哽結攻堅戰龔召和釋鴻商富賈穢雜麾蚤健傄交變精刻靖獻紀念日開礦伉禮口譚髡囚闊蕩哭昭陵拉長線擂天倒地連旗劣性榴環台盧李戮人蔑夷民房南遷親結沈重首長水糞聳懼松水之魚貪荒天官讬體亡魂失魄瓦盞炜爍偉談文雄五百灘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