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深切。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韋應物 稍失之平易, 柳子厚 則過於精刻。” 清 吳偉業 《梅村詩話》一:“《過南中》有雲:‘草迷 三國 樹,水改 六朝 山。’ 九青 曰:‘天下之山未有不由水改者。’其用意精刻如此。”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 謝靈運 性6*愛山水,作詩主要是描寫景物,景物之美也确實被他精刻地描寫出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精刻漢語 快速查詢。
“精刻”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基本釋義
指精細深切的雕刻工藝,強調對細節的極緻處理。例如前艙頂精刻黨旗、古籍中的宋元精刻本等,均體現工藝的精密性。
文學引申義
古代文獻中常形容詩文風格的精細深刻。如明代李東陽評價柳宗元詩文“過于精刻”,指其語言凝練、思想深邃;清代吳偉業也用“用意精刻”描述詩句的嚴謹雕琢。
現代應用
當代擴展至精密雕刻技術或設備,例如數控雕刻機用于玉石、木材等材料的精細化加工,體現工藝與科技的結合。
典型例句
若有更具體的語境(如藝術、工程領域),可進一步補充分析。
《精刻》是指雕刻或印刷的物件極其精細、精緻,形容工藝精湛,品質優良。
《精刻》的拆分部首是米,筆畫數為17畫。
《精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指的是刻印或雕刻的工藝極其精巧細緻的作品。在古代,精雕細刻的作品多用來展示藝術天賦或紀念重要事件。
《精刻》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精刻」。
古時候的《精刻》字通常是寫作「精刻」,其中「精」字結構相對簡單,為「米」字上下加上兩個「艹」,「刻」字則是「刂」疊加在「亼」上。
1. 他的雕刻作品非常精刻,每一個細節都打磨得非常到位。
2. 這本書的印刷品質非常精刻,紙質和印刷效果都非常好。
組詞:精美、精确、精華、刻苦、刻意。
近義詞:精細、精巧、精良、精确。
反義詞:粗糙、粗劣、粗糙、潦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