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骧虎跱的意思、龍骧虎跱的詳細解釋
龍骧虎跱的解釋
雄踞貌。 明 方孝孺 《春秋諸君子贊·公子友》:“龍驤虎跱,蛇豕屏竄。”
詞語分解
- 龍骧的解釋 .亦作“ 龍襄 ”。昂舉騰躍貌。《漢書·叙傳下》:“雲起龍襄,化為侯王,割有 齊 楚 ,跨制 淮 梁 。” 顔師古 注:“襄,舉也。” 唐 楊巨源 《觀打球有作》詩:“親掃毬場如砥平,龍驤驟馬曉
- 虎跱的解釋 謂雄踞一方。《文選·陳琳<檄吳将校部曲文>》:“自 董卓 作亂,以迄於今,将三十載。其間豪桀縱橫,熊據虎跱。” 劉良 注:“熊虎猛獸也,跱,止也,以比當時英雄也。”
網絡擴展解釋
“龍骧虎跱”是一個形容雄壯威武姿态的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含義:形容氣勢磅礴、雄踞一方的樣子,多用于描繪人或事物威風凜凜的姿态。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方孝孺《春秋諸君子贊·公子友》:“龍骧虎跱,蛇豕屏竄。”
字詞解析
- 龍骧:
- “骧”指馬昂首疾馳,引申為騰躍、高昂的姿态。“龍骧”比喻如龍般昂首騰躍,象征權勢與威嚴。
- 虎跱:
- “跱”同“峙”,意為蹲踞、聳立。“虎跱”形容虎蹲踞時的威猛之态,象征勇猛與不可侵犯。
用法與場景
- 適用語境:
多用于書面語,描述人物、軍隊或建築的雄偉氣勢。例如:
- “将軍龍骧虎跱,震懾敵軍。”
- “古城牆龍骧虎跱,屹立千年。”
- 近義詞:龍蟠虎踞、氣勢恢宏。
- 注意:部分資料中拼音标注存在差異(如“lóng xiāng hǔ jià”或“lóng xiāng hǔ zhì”),以《漢語大詞典》等權威來源的“jià”為準。
發音與結構
- 拼音:lóng xiāng hǔ jià(标準四聲)
- 結構:聯合式成語,前後兩部分“龍骧”與“虎跱”并列,強化雄壯意象。
擴展知識
- 文化意象:龍與虎在中國文化中分别象征至尊與勇猛,組合使用凸顯威嚴與力量。
- 常見誤寫:易與“龍骧虎視”混淆,後者側重“注視”而非“踞守”。
若需例句或更多近義詞對比,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骧虎跱
《龍骧虎跱》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或者物體的姿态或活動非常威武、猛烈、躍動。下面将詳細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詞義解釋
《龍骧虎跱》意思是指龍和虎的骨骼跳躍的樣子,形容人或物體的活動有力而猛烈,充滿了英勇和豪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骧虎跱》的拆分部首為龍(龍)和虎,部首分别是“龍”和“虍”,共需要14個筆畫。
來源
《龍骧虎跱》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大丈夫處世,法度正明,辭令骈阗,聲聞于國,為國之綱紀,軍中之章,百裂不殆,龍紋鳳舉,龍骧虎踡。”此處用來形容魏國将領魏公子信在訓練軍隊時的英勇和威武。
繁體
《龍骧虎躝》是《龍骧虎跱》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龍骧虎跱》的方式為「龍駿虎躍」。
例句
他踏着有力有節奏的步伐,像龍骧虎跱般穿梭于人群中。
組詞
組詞示例:龍盤虎踞、龍騰虎躍、虎嘯龍吟。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狂放靈動。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嬌柔婉約、懦弱無力、羸弱無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