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海蠡的意思、測海蠡的詳細解釋
測海蠡的解釋
盛水的瓠瓢。俗有“以蠡測海”之語,故名。 唐 顔師古 《隋遺錄》卷一:“﹝ 煬帝 ﹞恍惚間與 陳後主 相遇……俄以緑文測海蠡酌紅粱新醖勸帝,帝飲之甚歡。”
詞語分解
- 測的解釋 測 (測) è 利用儀器來度量:測繪。測量。測控。測算。觀測。 檢定,檢驗:測試。測驗。 料想:推測。 清:“漆欲測,絲欲沈”。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海蠡的解釋 即海螺。舊時軍隊中用作號角。《南齊書·東南夷傳·林邑國》:“國人兇悍,習三川,善鬭。吹海蠡為角。”參見“ 海螺 ”。謂以瓠瓢測海水的量。比喻見識淺陋,看不見事物的全貌。蠡,瓠瓢。語本《漢書·東方朔傳》
網絡擴展解釋
“測海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古代測量工具及成語典故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測海蠡(拼音:cè hǎi lí)指“盛水的瓠瓢”,即用葫蘆制成的舀水器具。其名稱源于成語“以蠡測海”,字面意思是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方法簡陋或見識淺薄,無法觸及事物的全貌。
二、詞源與典故
-
“蠡”的演變
據考證,“蠡”最初可能指水生動物(如貝類)的外殼,後被用作測量液體的工具,類似于古代的量杯。甲骨文中的“蠡”字形似帶殼生物,體現了其原始功能。
-
成語關聯
“以蠡測海”出自《淮南子·說山訓》:“以蠡測海,以莛測日,所測者小,所欲知者大。” 比喻用淺薄的能力或工具去探究深廣的事物,強調局限性。
三、文化應用
- 文學記載:唐代顔師古《隋遺錄》中提到“緑文測海蠡”,描述隋炀帝用此器皿飲酒,側面反映其作為容器的用途。
- 引申含義:除字面意義外,該詞常被用于批評狹隘的認知方式,如“持蠡測海”比喻以片面眼光看待複雜問題。
四、與其他詞彙的區分
需注意“測海蠡”與“海蠡”的區别:後者可能指海螺(舊時軍中號角),或泛指以瓢測海的行為,但“測海蠡”特指瓢這一實物。
“測海蠡”既是古代實用器具,也是文化隱喻的載體,其内涵融合了物質功能與哲學思考。如需更深入考證,可參考漢典、古籍注釋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測海蠡》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思。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通過測量海洋的深度和形狀來推測海洋的蠡測工具。
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測:由 "水" 部首組成,總共有5畫;
- 海:由 "水" 部首組成,總共有8畫;
- 蠡:由 "蟲" 和 "犬" 部首組成,總共有17畫。
《測海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根據古代測量海洋蠡測工具的名稱命名的。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測海蠡」。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由于我們的目前信息有限,我們無法提供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來幫助理解這個詞的用法:「科學家使用精确的測海蠡來測量海洋深度。」
相關的組詞包括:測量、海洋、蠡測、工具。
可能的近義詞包括:測量海洋、海洋探測、蠡測工具。
反義詞可能會根據語境而有所不同,沒有一個固定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