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銜的意思、麋銜的詳細解釋
麋銜的解釋
即鹿銜草。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薇銜》。參見“ 鹿銜草 ”。
詞語分解
- 麋的解釋 麋 í 〔麋鹿〕哺乳動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但從整體看哪種動物都不像,原産中國,是一種珍貴的稀有獸類。俗稱“四不像”。 筆畫數:; 部首:鹿; 筆順編號:
- 銜的解釋 銜 (銜) á 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銜枚。燕子銜泥。 含在心裡:銜恨。銜冤。銜恤(含哀,懷着憂傷)。銜戢(斂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銜命。 指前後相接:銜接。 職務和級别的名號:學銜
網絡擴展解釋
“麋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mí xiá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植物學含義(主要解釋)
-
基本定義
指“鹿銜草”,即一種中草藥,首次記載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四·薇銜》。
- 别名:薇銜、麋銜草。
- 藥用特性:據記載,具有祛風濕、強筋骨等功效,常用于治療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症。
-
詞源與結構
- “麋”為鹿科動物,“銜”意為“含、叼”,因鹿類常銜食此草而得名。
- 該詞為偏正結構,強調草與動物習性的關聯性。
二、引申含義(非主流用法)
少數資料(如查字典2023年詞條)提到“麋銜”被引申為成語,比喻人際關系緊密、互相依戀。
- 場景舉例:形容親友或伴侶間深厚的情感聯繫。
- 注意:此用法較少見于傳統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核心意義:作為植物名稱(鹿銜草)的别稱,屬于中醫藥學專業術語。
- 擴展用法:若遇到比喻性描述,需謹慎參考上下文或進一步考證來源。
如需更詳細的中草藥屬性或古籍原文,可查閱《本草綱目》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麋銜的意思
《麋銜》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高傲的鹿在銜着自己的草玩耍,比喻傲慢自大。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麋銜》可以拆分為“鹿”和“衣”兩個部首。
其中,“鹿”部表示鹿科動物,總共是五畫;
而“衣”部表示與衣服相關的意義,總共是五畫。
來源和繁體
《麋銜》一詞最早見于《楚辭·離騷》一文中的“麋銜于丘山”,寫的是楚懷王在詩中表達對自己尊崇和奉承的主人獻上了高貴的禮物。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一般寫作“麛銜”,其中“麛”字是指應英風雅的小鹿。
例句
他非常驕傲自大,一副麋銜的模樣。
組詞
傲慢自大
自負
目中無人
驕矜
近義詞
狂妄自大
自以為是
盲目自信
反義詞
謙遜
謙和
謙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