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的意思、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的解釋

比喻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三折:“我是個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不帶頭巾男子漢,丁丁當當響的老婆!”亦作“ 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 ”、“ 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 ”。《水浒傳》第二四回:“你這個腌臢混沌!有甚麼言語在外人處説來,欺負老娘!我是一個不戴頭巾男子漢,叮叮當當響的婆娘!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 明 無名氏 《白兔記·成婚》:“我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清清白白的,你説甚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或寫作"肐膊")是一句極具畫面感的漢語俗語,主要用于形容一個人武藝超群、力氣極大、身體強健且為人硬氣、光明磊落。其核心含義在于通過誇張的比喻展現人物的非凡能力和剛正品格。

  1. 字面意思與誇張手法:

    • "拳頭上站的人":想象一個人的拳頭堅硬、穩固到足以讓另一個人站在上面而不倒。這極度誇張地形容此人拳頭功夫了得、下盤穩固、力量驚人。
    • "胳膊上走的馬":想象一個人的胳膊粗壯、有力到足以讓一匹馬在上面行走。這極度誇張地形容此人臂力無窮、體格健碩、膂力過人。
    • 這兩個意象共同構成了一種超乎常理的、極具沖擊力的身體力量的象征。
  2. 引申含義:

    • 武藝高強,本領非凡:這是最直接的含義,指此人在武術、格鬥或需要氣力的領域擁有頂尖的、令人敬畏的實力。
    • 身體強健,孔武有力:強調此人身體素質極佳,遠超常人。
    • 為人硬氣,光明磊落:更深一層,這句俗語常用來形容此人性格剛強、正直、不耍陰謀詭計、行事坦蕩、有擔當。能擔得起“拳頭上站人,胳膊上走馬”的人,往往是頂天立地、值得信賴的好漢。這種力量不僅僅是物理上的,也象征着道德和人格上的強大與可靠。
    • 江湖氣概與豪傑形象:這句俗語帶有濃厚的江湖氣息和古典俠義色彩,常用來描繪古典小說、評書、戲曲中那些行俠仗義、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形象。
  3. 使用場景:

    • 常用于評價或稱贊那些功夫了得、力氣極大、身體健壯且為人正直豪爽的人。
    • 在文學、曲藝(如評書、相聲)作品中,用于塑造或描述具有上述特質的正面人物角色。
    • 有時也用于自誇或表達一種自信和豪邁的氣概。

權威來源參考:

"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以極其誇張的視覺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力量超凡、武藝精湛、體格強健的人物。更深層次上,它更推崇和贊譽這種強大力量背後所代表的剛直不阿、光明磊落、頂天立地的豪傑品格與江湖氣概。這句俗語是漢語中描繪硬漢形象和豪俠精神的經典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人品行端正、光明磊落。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比喻為人清白正直,作風正派,經得起考驗,具有坦蕩磊落的品格。

出處與演變

  1. 元代戲曲:最早見于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原句為“我是個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不帶頭巾男子漢,丁丁當當的老婆!”。
  2. 明代小說:在《水浒傳》第二十四回中,潘金蓮自稱“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進一步強化了成語的剛烈正直之意。
  3. 清代文獻: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六回也引用了類似表達,強調“為人清白,作風正派”。

用法與語境

其他說明

該成語通過誇張的比喻(人站拳頭、馬走胳膊),生動展現了“行事光明、無愧于心”的品格,是漢語中表達正直氣節的典型用語。

别人正在浏覽...

卬卬八辔變幻無窮标舵燦爛輝煌參前倚衡陳平從默沖壓楮實刺斷村花盜言澄沙汰礫洞庭斷織爾日泛盎鳳衣粉齑幹男高個槅子門夠數乖紊光明洞徹龜甲屏國功寒浸浸函牛鼎橫眉冷對千夫指貨質交發僸佅兜離老駞連栅遼城鶴臨機應變羅郭緑绮琴緑玉門市部迷糊拟捍僻縣穹隆取精用宏山椒山吏勝敗乃兵家常事審禮俗格貪荒忑忑忐忐豚肩完免違害就利武陵灘遐濟笑話奇談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