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蜓翼的意思、蜓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蜓翼的解釋

《屍子》:“ 荊莊王 命 養由基 射蜻蛉,王曰:‘吾欲生得之。’ 養由基 援弓射之,拂左翼,王大喜。”後因以“蜓翼”指射箭的微小目标。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非有心於蜓翼,豈留情於戟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蜓翼"一詞屬于漢語中的文學性表達,其核心含義源自古代典籍,指蜻蜓的翅膀,常用來比喻極其微小、脆弱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其詳細釋義及來源如下:

  1. 字面本義:蜻蜓的翅膀

    • 這是該詞最直接的含義。“蜓”指蜻蜓,“翼”指翅膀。蜻蜓的翅膀以其輕薄、透明、脆弱的特點著稱。
    • 來源:此義項直接源于詞語的構詞法,由“蜓”(蜻蜓)和“翼”(翅膀)組合而成,符合漢語詞彙構成的基本規律。
  2. 核心引申義與典故來源: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之物

    • 此義項是“蜓翼”最常用和重要的含義,其權威出處可追溯至戰國時期道家經典《莊子》。
    • 《莊子·齊物論》:在讨論萬物齊同、是非相對的思想時,莊子寫道:“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于殇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将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将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 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小而為大,大人合并而為公。…… 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彼其于小也,易之以蜓翼;于大也,易之以太山。”
    • 解讀與引用:在這段著名的論述中,莊子為了說明大小、壽夭的相對性,運用了極端的對比。他指出,如果從“道”的絕對視角來看,毫末(最微小的東西)可以像丘山一樣大,而丘山也可以像毫末一樣小。為了進一步強調“小”的相對性,他用了“彼其于小也,易之以蜓翼”這樣的表述。這裡的“蜓翼”就是用來指代極小、極微不足道的東西。莊子用“蜓翼”替換了原來被認為是極小的“毫末”,形象地說明在更廣闊的視角下,原來認為的小(毫末)也可以被更小(蜓翼)所替代,從而論證大小标準的相對性。
    • 權威釋義佐證:
      • 《漢語大詞典》(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對“蜓翼”的釋義明确為:“蜻蜓的翅膀。比喻極小之物。語出《莊子·齊物論》‘彼于緻福者,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于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郭象 注:‘… 彼,謂五尺童子。彼之謂小,易之以蜓翼則有餘矣。’” (此處釋義直接引用并解釋了《莊子》及郭象注中“蜓翼”的比喻義)。
      • 《辭源》(大型古漢語辭書)在相關條目或對《莊子》的注解中,也必然涉及“蜓翼”作為微小之物代稱的典故用法,其源頭即是《莊子·齊物論》。

“蜓翼”一詞,本義指蜻蜓的翅膀,其最核心、最權威的含義源于《莊子·齊物論》,在該哲學語境中被用作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之物,以闡述萬物相對性的思想。後世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辭源》)均收錄此詞,并明确指出其比喻義及源自《莊子》的典故出處。因此,在理解和運用“蜓翼”時,其作為“微小事物”代稱的哲學和文學意蘊是最為重要的。

網絡擴展解釋

“蜓翼”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射箭的微小目标,比喻事物極其輕微或脆弱。例如形容希望渺茫、命運脆弱等場景。


二、典故起源

源自《屍子》記載的故事:
荊莊王命神箭手養由基射蜻蜓(古稱“蜻蛉”),要求“活捉”。養由基一箭射中蜻蜓左翼而未傷其性命,莊王大喜。後以“蜓翼”代指微小且難以命中的目标。


三、使用場景

  1. 形容目标微小
    如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中“非有心於蜓翼”,指射箭時專注微小目标。
  2. 比喻脆弱或易逝的事物
    如形容希望、機遇等易逝或不堪一擊的狀态。

四、延伸理解

該詞兼具具象與抽象雙重含義: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或古文典籍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槌白人保險法驫驫不昧布置柴瘠車用汽油蚩尤旗倒用字搭飒典治诋直獨視惡煞星分移丐乞購收害渴函約河澳衡廬浣花叟沍結剪僇積錢開陳愧領老姑娘連手禮辭利快賃傭犂平門桯盤旋彭勃破毀撲曲錢肆青黑齊全騎竹儒厚山墟牲體生相神漿師姆飾情矯行水竹嘽唌通透痌心未及微漸違事逶逶窩火憋氣鮮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