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旅的意思、西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旅的解釋

(1).我國古代西方少數民族所建的國名。後亦泛指少數民族。《書·旅獒》:“ 西旅 獻獒。” 孔 傳:“ 西戎 遠國貢大犬。” 孔穎達 疏:“西方之 戎 有國名 旅 者。” 唐 王維 《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目無 先零 ,氣射 西旅 。” 明 韓洽 《題李龍眠諸夷職貢圖》詩:“貢獒 西旅 四夷賓,作詶猶煩保傅臣。”

(2).通往西方國家的道路。 嚴複 《論世變之亟》:“自勝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國朝,梯航日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西旅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本義:指古代西方部族或方國

釋義:特指周代位于中國西方的部族或諸侯國,常見于先秦文獻。

文獻依據:

《尚書·周書·旅獒》記載:“西旅獻獒”,指西方部族向周王進貢獒犬。東漢經學家鄭玄注:“西旅,西方遠國也。”

《漢語大詞典》釋為:“古國名。地處西方。”


二、引申義:泛指西部邊陲或異域

釋義:後引申指西部邊遠地區或異域疆土,含地理與文化上的“他者”意味。

文學例證:

唐代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詩:“西旅雲間戍,南荒草不春”,以“西旅”代指西部邊疆。

《辭源》釋:“古代指西方蠻夷之國。”


文化關聯

“西旅”承載早期中原對西域的認知,如《尚書》中“西旅獻獒”反映周代與西域的貢賜關系,後成為文學中的地理意象。其構詞中“旅”古義為“軍旅”,引申指“遠行之地”,強化了邊域色彩。

權威參考來源:

  1. 《尚書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杜詩詳注》(中華書局)
  4.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西旅”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古代少數民族國名或泛指少數民族

  1. 起源與文獻記載
    最早見于《尚書·旅獒》中的“西旅獻獒”,指古代西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名,後演變為對少數民族的泛稱。孔穎達注釋稱“西方之戎有國名旅者”,即“西戎”遠國向中原進貢大犬(獒)。
  2. 文學引用
    唐代王維在《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中寫道“氣射西旅”,明代韓洽的詩句“貢獒西旅四夷賓”均以“西旅”代指邊疆民族。

二、通往西方國家的道路

  1. 地理與曆史背景
    該含義多用于描述古代中國與西域或西方國家之間的交通路線,如嚴複在《論世變之亟》中提到“西旅已通”,指明清時期西方航路的開辟。
  2. 文化融合象征
    這一用法常隱含中外交流的意象,例如現代山西旅遊宣傳中“西旅”被引申為連接中西文化的紐帶。

現代應用示例

“西旅”兼具曆史指代性與文化象征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絆惹别自并世無兩唱喏城内饬壘重建重提舊事徂暑丹侶單幺倒翻吊慶煩惋枌梓公父光啓荷蒉胡問遂家鹿假面郊尹警動精礦衿襘酒甔積香濬谷狂喊窟竅覽聞辯見銮輿邏吏露墅密葺葺目觸那般内廷柈杅乞米帖秦俑齊體瑞牒三侯生桑之夢沈寒深情故劍駛駕水引馎饦通航讬體外蕃頑磁未省問天買卦無效祥莢象系小過節兒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