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抟飯的意思、抟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抟飯的解釋

(1).捏飯成團。《禮記·曲禮上》:“毋摶飯。” 孔穎達 疏:“共器若取飯作團,則易得多,是欲争飽,非謙也。” 宋 費衮 《梁溪漫志·作賦贖罪》:“ 滕公 即口占其辭曰:‘摶飯引來,猶掉續貂之尾;索綯牽去,難回顧兔之頭。’”

(2).指團成的飯。《呂氏春秋·慎大》:“ 趙襄子 攻 翟 ,勝老人中人,使使者來謁之, 襄子 方食摶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抟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抟飯”讀作tuán fàn,字面意思為用手将飯捏成團,或指團成的飯。這一動作源于古人用餐時攪拌飯菜以混合均勻的習慣。

二、詳細解釋

  1. 捏飯成團
    古代禮儀中,這種行為被視為不謙遜的表現。《禮記·曲禮上》提到“毋抟飯”,孔穎達解釋為:若多人共食時捏飯成團,容易多取食物,顯得貪飽争食,違背禮節。

  2. 團成的飯
    亦指已捏成團的飯食。例如《呂氏春秋》記載,趙襄子打仗獲勝後接見使者時,正在吃抟飯。

三、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四、相關拓展

“抟”字本身有“用手揉捏”或“盤旋”之意(如《莊子·逍遙遊》中“抟扶搖而上”),但“抟飯”特指與飲食相關的動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完整釋義,可參考《禮記》《呂氏春秋》等古籍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抟飯

抟飯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手部和饣部,它的總筆畫數是8。手部在現代漢字中的寫法為“扌”,表示與手有關的動作;饣部在現代漢字中的寫法為“食”,表示與吃有關的意思。

“抟飯”一詞來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逸周書·周書組卦序》一書中。它的原始意思是用手攪拌或攪動米飯,使其更加松軟和飽滿。後來,“抟飯”的意思逐漸演變為一種烹饪方法,即用手将米飯捏合成團狀。

在繁體字中,“抟飯”的寫法為「捽飯」,字形比現代簡化字稍微繁瑣一些,但意思和發音都相同。

在古時候,關于“抟飯”的漢字寫法有些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是「鬪」和「飯」的結合。字形上,「鬪」表示用手攪動,「飯」表示米飯。

以下是一些使用“抟飯”一詞的例句:

  1. 奶奶常常用手抟飯,做出來的米飯特别好吃。
  2. 這家餐館的招牌菜是抟飯,口感非常獨特。
  3. 我喜歡吃抟飯,因為這樣的口感更加細膩。

與“抟飯”相關的組詞有:“抟面”(用手攪動面粉)、“抟餡”(用手揉搓餡料)、“抟竹”(用手将竹子捏合成形)、“抟土”(用手将土壤攪拌)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搗飯”、“揉飯”、“攪飯”表示相同的動作。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炒飯”或“蒸飯”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