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掌管。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馭衙役》:“若錢糧早解,上件早結,必不令提攝經承。”
(2).吸引,提起。 葉聖陶 《未厭集·小病》:“題目雖老,卻有提攝精神的魔力。”
提攝
詞性:動詞
釋義:
統領、總攬
指對事物或事務的整體把握與統籌管理。
例:
“提攝綱維,總攬機要。” ——《宋史·職官志》
(參見《漢語大詞典》第6卷)
佛教術語:攝受引導
佛教中指以慈悲心引導衆生,使其接受教化。
例:
“菩薩以四攝法提攝衆生。” ——《大智度論》卷四十六
(參見《佛學大辭典》)
哲學概念:統攝與提煉
宋明理學中指對心性修養的統攝與精要提煉。
例:
“提攝此心,收斂歸寂。” ——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二
(參見《中國哲學大辭典》)
語源考據:
“提”本義為懸持(《說文解字·手部》),“攝”有牽引、統合之義(《說文解字·手部》)。二字複合後,南北朝佛經翻譯中始見“提攝”連用,後擴展至哲學與日常語境。
現代用法說明: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哲學或佛教領域。日常表達中可用“統領”“統攝”“引導”等詞替代。
參考來源:
“提攝”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掌管、管理
指對事務或人員的控制與負責。例如清代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提到:“若錢糧早解,上件早結,必不令提攝經承。”(意為通過及時處理公務來避免對下屬的過度管控)。
吸引、提起
強調通過某種力量或特質引發關注或精神集中。如葉聖陶在《未厭集·小病》中描述:“題目雖老,卻有提攝精神的魔力。”(指題目雖普通卻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如需進一步了解“攝”的單字含義(如“代理”“保養”等),可參考中關于“攝”的詳細解釋。
奧隅鄙謬冰谿才望蠶山側聲丑聲揣手兒玼玼丹款狄水逗樂阸困訪談訪谘涵煦鶴徑禾石诙咍壺領将奪固與奬赉将無作有賤疴輯補藉幕激淩凈發扃扉酒仙翁沮梪空頭禍會計制度練形靈芸命姓缥醪撲跌碻車且洩丘吾覰步喪沒聲詞恃才傲物石磴水漬術煎述贊四白絲棧堂壇鞉音天聽通便頭子錢蹪陷威綏文豪相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