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棧的意思、絲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棧的解釋

(1).舊 中國 在 上海 出現的經營 華 商與洋商間生絲貿易的中間商。經營 四川 、 湖北 及 山東 等省産生絲。接受廠商委托,轉售洋行,抽收傭金。并代辦倉儲、保險、納稅等事,有時還借墊資金。

(2).儲存生絲的棧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絲棧是近代中國商貿活動中出現的特殊行業機構,特指19世紀至20世紀初在通商口岸(如上海、廣州)設立的、專營生絲貿易的中間商棧。其核心功能是為内地絲商提供倉儲、質檢、融資及對接外商等服務,本質是銜接國内絲産區與海外市場的貿易中介組織。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1. 倉儲中轉

    接收江浙、四川等地運抵的生絲,提供短期倉儲及保管服務,待外商采購後統一轉運出口。

    來源:《中國近代經濟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28頁

  2. 質量檢驗與分揀

    對生絲進行分級、整理和打包,确保符合出口标準(如規格、色澤、韌性)。

    來源:《上海對外貿易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第95頁

  3. 金融中介

    向内地絲商預付貨款(俗稱“買絲款”),解決其資金周轉問題;同時為外商提供信用擔保。

    來源:《晚清商業制度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第201頁

二、曆史背景與運作模式

絲棧興起于1843年上海開埠後,因生絲成為最大宗出口商品(占當時外貿總值30%以上),但中外商人存在語言、貿易規則隔閡。絲棧憑借熟悉國内市場、掌握質檢技術、擁有資金等優勢,成為不可替代的樞紐:

三、衰落與演變

20世紀30年代後,因機械化絲廠興起(直接對接外商)、銀行信貸普及取代棧商融資功能,絲棧逐漸消亡。其部分職能演變為現代外貿公司的驗貨代理與供應鍊服務。

來源:《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知識出版社,第154頁

四、詞源考據

“棧”本義為存貨場所(《說文解字》:棧,棚也),引申為貨棧;“絲”特指生絲貿易。該詞首見于1876年《申報》 對上海絲業公所的報道:“各絲棧主議定新繭市價”。

來源:《漢語商貿詞彙流變史》語文出版社,第89頁

網絡擴展解釋

“絲棧”是近代中國貿易史中的特定概念,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生絲貿易中介機構

2.生絲儲存場所

曆史背景

絲棧主要活躍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上海,是半殖民地經濟形态下的産物,反映了當時中國本土商業資本與外國資本的合作模式。其運作模式既促進了生絲出口,也加深了國内産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地域差異,可參考近代經濟史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骜狠保單胞裹卑約邊遽部送蠶胎超自然盜憎鬥府讀書種子獨唯訛竄餌松發師奉止甘水咯嗒龜筮鼓溜溜古生代合意呼搧堅貞交通網擊目驚鵲警信矜緩迹人镌镂巨骨抗拟恐後無憑寬條岚翠黧黑梨花春淪傾率勉麼波蒙翳哪兒撚支女大當嫁盤荒遣蝨權相市租説不上嘴淑行死不足惜死馬當活馬醫縮迹貪欲無藝騰糅唾洟無諱綫春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