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潤養育。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禅頌》:“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宋 曾鞏 《移滄洲過阙上殿劄子》:“ 真宗皇帝 繼統遵業,以涵煦生養,蕃息齊民。” 清 劉大櫆 《送倪司城序》:“我朝之有天下,休息涵煦百年之久,民之散者以聚,地之草萊荒蕪者以闢。”
“涵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核心含義
指“滋潤養育”或“保護養育”,常用于描述君主、政策對百姓的恩澤。例如《宋史》提到“真宗、仁宗深仁厚澤,涵煦生民”,強調統治者以仁德滋養民衆。
引申義
在歐陽修《豐樂亭記》中,該詞被解釋為“包含的恩惠”,如“涵煦于百年之深也”,側重長期積累的恩澤。
“涵煦”兼具自然滋養與人文關懷的雙重内涵,既可用于曆史文獻描述治國理念,也適用于現代取名,傳遞積極價值觀。
涵煦(hán x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水”和“光”的字義構成。其中,“水”是指水流、水面等,寓意着潤澤、滋養;“光”指陽光,代表着充滿溫暖和啟示的光芒。
涵煦的部首是氵(shuǐ),意為水。在筆畫方面,涵煦共有13畫。
涵煦這個詞來源于《莊子·養生主》:“廣袤乎萬物之宇,柔澤乎四時之候。此謂天地之大德也。”意思是指天地的悠遠廣袤和四時交替所散發出的和煦氣息。後來,人們将其引申為溫暖、和善之意。
在繁體字中,涵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樣,涵煦在古時候的寫法有以下幾種:涵澤、含溫、河舃、含光等。
以下是涵煦的例句:
1. 師父一語涵煦了我冷漠的心靈,讓我重新認識到了人間的溫情。
2. 這幅畫的色彩鮮豔,給人一種涵煦的感覺。
涵煦的組詞有:涵容、涵養、煦暖、溫潤等。
涵煦的近義詞有:溫暖、溫和、和藹、溫馨。
涵煦的反義詞有:寒冷、冰冷、冷漠、刻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