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告訴狀英文解釋翻譯、告訴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bill of complaint

分詞翻譯:

告訴的英語翻譯:

intimate; let know; tell; wise; wise up
【法】 bring a case to court

狀的英語翻譯: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專業解析

在法律術語體系中,"告訴狀"指代訴訟程式中原告向法院提交的正式書面指控文件,其核心功能是啟動司法程式并明确訴訟請求。根據中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該文書應包含原被告基本信息、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證據來源四大要素。

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

  1. 術語對應:中文"告訴狀"對應英文"Statement of Claim"(普通法系)或"Indictment"(刑事公訴),具體需根據案件性質區分。美國聯邦法院規則第3條明确将起訴文件統稱為"complaint"
  2. 文書結構:包含Caption(法院名稱與當事人信息)、Body(事實陳述與法律依據)、Prayer for Relief(救濟請求)三大部分,與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第001號文書格式要求高度契合
  3. 法律效力: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符合形式要件的告訴狀将産生立案登記法律效果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在中國刑事訴訟語境中,自訴案件采用的"刑事自訴狀"與"告訴狀"具有程式啟動的相似功能,但證據标準與舉證責任存在本質差異,此區别在《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五十九條有明确規定。

網絡擴展解釋

“告訴狀”是中國古代司法體系中的一種法律文書,指民衆向官府提起訴訟或控告時所提交的正式書面文件,類似于現代的起訴書或訴狀。

具體解析:

  1. 詞義構成

    • “告訴”:指當事人向官府提出控告、申訴或請求裁決的行為,是啟動訴訟程式的必要步驟。
    • “狀”:即文書、文件,古代訴訟需以書面形式陳述案情。
  2. 曆史背景
    在明清時期尤為常見,民衆需通過書面“告訴狀”向衙門遞狀,内容需包括原告、被告信息、案情經過及訴求。若不符合格式或事實不清,官府可拒絕受理(如明代《大明律》對訴狀格式的嚴格規定)。

  3. 内容與形式

    • 需明确标注時間、地點、涉事人關系及證據。
    • 通常由代書人(類似現代律師)協助撰寫,以保證法律效力。
    • 結尾常附“狀乞青天老爺明斷”等程式化用語。
  4. 與現代文書的區别
    古代“告訴狀”更強調對倫理綱常的維護(如親屬相隱制度),而現代訴狀以法律條文為核心依據。此外,古代告訴狀需繳納“狀式錢”,平民訴訟成本較高。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程式或具體案例,建議參考《中國法制史》等專業文獻,或查詢地方志中的訴訟檔案記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丙烯菊酯不經濟的操作系統管理翠雀子鈣鈉皂脂工業分析工業品漢-代二氏試驗劍術接底橋體絕對淨重菌苗試驗辣椒色原素浪蕩子立體同位素效應泥土的膿性卡他性淚囊炎叛亂集團皮蒸發量測定法橋二氧汽巴染料臍切迹熱性痛覺散花巴豆堿雙曲翼剖面雙星水泥接合順序調用所得額來源資料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