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high-frequency triode
high frequency
【電】 hf; high frequency
dynatron
【化】 triode
高頻三極管(High-Frequency Transistor)是電子工程領域中用于處理高頻信號的三端半導體器件,其英文術語在《電子工程術語手冊》(第3版)中被定義為"a transistor designed to operate effectively at radio frequencies (RF) typically above 10 MHz"。這類器件采用矽或砷化镓(GaAs)材料制造,通過縮短基極寬度和優化結電容來提升頻率特性,其工作頻率範圍可延伸至微波頻段(300 MHz-300 GHz)。
在射頻電路設計中,高頻三極管主要承擔信號放大、振蕩和調制功能,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基站、衛星接收器和雷達系統。根據德州儀器(TI)AN-1148應用筆記,其關鍵參數包括特征頻率$fT$(電流增益帶寬積)和最大振蕩頻率$f{max}$,兩者關系可表示為: $$ f_{max} = sqrt{frac{f_T}{8pi rb C{cb}}} $$ 其中$rb$為基極電阻,$C{cb}$為集電結電容。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802.15.3c标準中特别指出,氮化镓(GaN)高頻三極管因其高功率密度特性,已成為毫米波通信系統的核心元件。
器件選型需綜合考量功率增益$G_p$、噪聲系數$NF$和熱阻參數,如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MRF系列産品通過異質結雙極晶體管(HBT)結構,在2.4 GHz頻段實現了功率附加效率(PAE)超過65%的突破。
高頻三極管是一種專用于高頻率信號處理的半導體器件,其核心功能包括高頻信號的放大、開關控制等。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高頻三極管屬于雙極型晶體管,由發射極(Emitter)、基極(Base)和集電極(Collector)三部分構成,通常基于矽或鍺材料制成,分為NPN型和PNP型。與普通三極管相比,其設計更注重高頻特性優化,如縮短載流子傳輸時間以減少信號延遲。
當基極與發射極間施加電壓時,少數載流子穿過基極并被集電極收集,從而控制集電極電流。高頻應用中需确保載流子傳輸時間極短,以降低相位失真和信號損耗。
高頻三極管與低頻型號的主要區别在于頻率響應和設計目标。低頻三極管多用于音頻放大等場景,而高頻型號專注于射頻信號處理。
如需更完整的參數或型號列表,可參考來源網頁。
奧-麥二氏試驗半軟骨的半調整剝露備忘扁桃油标點距離彩色電視放送存儲屬性單鞭滴蟲屬打碎了的多價多球硫細菌屬海商法典控制特性劉維爾算符脈沖長度曼諾伊洛夫氏試驗美薇墨魚的骨牛羊全部毀損全釀酶實物資本的維護陶瓷工具調稠同步速度土地指數未被承認的圍巾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