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公害英文解釋翻譯、工業公害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ndustrial public nuisance
相關詞條:
1.industrialhazards
分詞翻譯:
業的英語翻譯:
course of study; enterprise; estate; industry; occupation; trade
公害的英語翻譯:
social effects of pollution
【化】 public hazard; public nuisance
【經】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blic nuisances
專業解析
工業公害(Industrial Pollution)指工業化進程中由生産活動引發的環境污染及生态破壞現象,其核心特征為大規模、系統性危害。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詞對應英文術語為"industrial public hazard",強調污染對公共健康及環境的負面影響。
從環境科學角度分析,工業公害包含三大構成要素:
- 污染源特征:集中體現在化石燃料燃燒(燃煤占比68%)、化工廢水排放(含苯系物、重金屬等)、工業固廢堆積(年産生量超35億噸)等生産環節
- 危害維度:包括大氣污染(PM2.5超标)、水體富營養化(氮磷含量超Ⅲ類水質标準2-8倍)、土壤重金屬沉積(镉污染耕地超5300萬畝)等複合型生态損害
- 治理體系: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企業需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配備污染處理設施并保障正常運行
國際典型案例印證其嚴重性:日本四大公害病(水俣病、痛痛病等)直接促成《環境基本法》立法;美國清潔空氣法實施後,PM2.5年均濃度下降38%(EPA 2024年度報告)。當前全球86個國家已建立工業污染排放實時監測系統(UNEP數據),中國生态環境部"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平台覆蓋2.3萬家企業。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生态環境部《全國生态環境統計年報》
- 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展望》年度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工業公害是指工業生産活動中産生的污染和破壞,對公衆健康、生态環境及社會秩序造成的公共危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内容
工業公害主要指工業生産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噪音、振動等污染物,導緻大氣、水質、土壤污染,以及地面沉降、惡臭等問題。其核心是工業活動對環境和公共健康的負面影響。
二、主要類型
- 污染類:包括大氣污染(如工業廢氣)、水質污染(如廢水排放)、土壤污染(如重金屬殘留)。
- 物理危害類:噪音、振動、地面沉降(如過度開采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等。
- 衍生問題:如光害、電磁輻射等現代工業活動帶來的新型危害。
三、曆史與法律定義
- 起源:最早見于日本1896年《河川法》,将“公害”與“公利”并列。
- 立法擴展:1967年日本《公害對策基本法》将其定義為因工業活動導緻的大範圍污染及健康危害,後被各國立法沿用。
四、危害與影響
- 健康危害:可引發慢性疾病(如疼痛、癌症)、畸形甚至急性中毒。
- 生态破壞:如誤殺天敵、破壞生物鍊,導緻生态失衡。
- 社會影響:威脅公共安全、降低生活質量,例如噪音影響居民生活。
五、擴展說明
工業公害的範疇隨着科技發展不斷擴大,例如核工業的放射性污染、電子垃圾污染等也被納入。現代環境法強調從源頭控制,推動綠色生産以減少公害。
如需更全面的法律定義或案例,可參考日本《公害對策基本法》及各國環境法規。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岸上權力标識符屬性插孔闆場效應晶體管線路齒輪增速機傳問儲蓄傾向慈悲的磁性聚焦頂伸式攪拌器耳廓尖廢詞剛性鍊聚合物光阻攝像管灰白混合控制甲基-1,3-苯二甲酸建築用漆解放的經濟情報資料即時出售藍玉面包心尿道口鏡檢查葡糖苷芹黃春上壁聲音強度施奈德氏乙酸卡紅染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