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auling electronegativity scale
circles; forest; woods
electricity
【計】 telewriting
【化】 electricity
【醫】 Elec.; electricity; electro-; galvano-
bear; tote; shoulder; suffer; minus; negative; owe; rely on; lose
【醫】 Lift
【化】 scale; setting
【醫】 dial; scale
鮑林電負性标度(Pauling Electronegativity Scale)是化學中用于量化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能力的經典标度,由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于1932年提出。該标度基于熱化學實驗數據,通過比較不同元素原子間的鍵能差異建立。其核心公式為: $$ Delta = chi_A - chi_B = sqrt{frac{E_d(A-B) - frac{1}{2}[E_d(A-A) + E_d(B-B)]}{96.5}} $$ 其中$chi_A$和$chi_B$分别表示原子A和B的電負性值,$E_d$為鍵解離能(單位:kJ/mol),常數96.5為能量單位換算系數。
鮑林标度的取值範圍為0.7(铯)至4.0(氟),具有以下特點:
該标度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收錄為推薦标準,與Mulliken電負性、Allred-Rochow電負性形成互補體系。在實際應用中需注意其局限性:主要適用于主族元素,對過渡金屬的預測精度較低。
參考文獻
鮑林電負性标度是衡量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鍵合電子能力的相對标度,由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鮑林于1932年提出。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思想
鮑林電負性标度基于原子在分子體系内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而非孤立原子性質。其定義為:當兩種原子形成化學鍵時,電負性差值越大,鍵的離子性成分越顯著。例如,氟(F)的鮑林電負性最高(3.98),表明其吸引電子能力最強;钫(Fr)最低(0.7)。
計算方法
鮑林通過鍵能差異推導出電負性公式:
$$chi(B)-chi(A) = 0.102sqrt{Delta E}$$
其中,$Delta E$表示A-B鍵的實際鍵能與A-A、B-B鍵鍵能平均值的差值。若$Delta E$越大,說明A-B鍵的離子性越強。
特點與優勢
數值規律
與其他标度的區别
鮑林标度是最早且最廣泛使用的電負性标度,而其他标度(如馬利肯、阿萊-羅周)側重量子力學計算或孤立原子性質。
阿片酸内酯版本比較爆米花贲門成形術補償基金不在地主串聯柱除法子程式反式構型聚合物泛溫生長的分塊編譯婦女組織國際法典核酸奎甯見習人員金融市場棘球縧蟲空氣細菌計數器聯鎖範圍鍊狀菌鄰接的麻痹體型母線齊次性代數球童商定的期限設備租賃賒帳損失適當地酸冷凝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