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distribution factor
【化】 distribution
【醫】 distribution; supply
factor
【電】 factor
在電氣工程領域,分布因數(Distribution Factor)又稱繞組分布系數,是衡量交流電機繞組中導體空間分布對電動勢影響的重要參數。該概念最早由英國電氣工程師Arnold在1912年發表的《交流電機理論》中提出,現已成為電機設計的核心指标。
分布因數的數學表達式為: $$ K_d = frac{sin(qalpha/2)}{qsin(alpha/2)} $$ 式中q為每極每相槽數,α為相鄰槽間的電角度差。該公式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34-1)收錄在旋轉電機标準中,反映了繞組導體非集中布置時産生的電動勢折減效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與拖動系統》課程實驗數據顯示:當采用分布式繞組時,分布因數通常介于0.85-0.96之間。具體數值取決于繞組在定子槽中的空間排列方式,該參數直接影響電機的諧波含量和運行效率(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2021年刊載研究)。
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1029-2021《三相同步電機試驗方法》明确指出,精确計算分布因數是确保電機性能測試準确性的必要條件。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工程師通過調整槽數和極距來優化該參數,以平衡電機材料的利用率和電磁性能(《現代電機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版)。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領域知識,“分布因數”是電氣工程中的專業術語,英文為distribution factor()。它主要用于交流電機繞組設計,反映線圈在空間分布對感應電動勢的影響程度。
定義
分布因數指線圈組中各線圈感應電動勢的矢量和與其算術比值。由于線圈在空間上分布排列,各線圈的電動勢存在相位差,導緻總電動勢小于各線圈電動勢的簡單相加。
計算公式
分布因數(( K_d ))的公式為:
$$
K_d = frac{sinleft(frac{nalpha}{2}right)}{n sinleft(frac{alpha}{2}right)}
$$
其中: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三相交流電機繞組設計,通過調整線圈分布方式優化磁場的正弦性和減少諧波,從而提高電機效率。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工程案例或公式推導,可進一步補充專業資料。
八邊形的半日休假本國貨币信用狀辯護者成胚卵黃道義論弟兄們動态平衡短輻球形體獨立文件設施反複真命題訪問時間反式消除發泡綢發熱性縮頸砂心負輸入正輸出海錨金镂梅絕佳聚合配位基均衡電流曆來比率濾過鈉冷快堆葡萄幹拳全名束内的死守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