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Karl Fischer titration
charge; cost; expenses; fee; spend
【醫】 fee
【經】 fee
go to bed; have a rest; knock off
like so; you
titrate; titration
【化】 titrate; titration
【醫】 titrate
費歇爾滴定(Fischer Titration),又稱卡爾·費歇爾滴定(Karl Fischer Titration),是一種專用于精确測定樣品中水分含量的經典化學分析方法。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英文:Fischer Titration / Karl Fischer Titration
核心含義:通過碘(I₂)與二氧化硫(SO₂)在含水分子的吡啶/甲醇介質中發生定量氧化還原反應,根據碘消耗量計算水含量的滴定方法。
權威定義來源:
美國藥典(USP)将其定義為“基于碘、二氧化硫和有機堿在醇溶劑中與水反應的容量分析法”(USP-NF General Chapter <921>)。
國際标準ISO 760:1978亦将其列為水分測定的基準方法。
費歇爾滴定的核心反應由德國化學家卡爾·費歇爾(Karl Fischer)于1935年提出,其總反應式為:
$$ ce{I2 + SO2 + 2H2O + 4RN -> 2RNH+I- + RNH+SO3- + RNH+SO4CH3-} $$
其中RN 代表有機堿(如吡啶或咪唑),反應需在無水甲醇中進行。水分子直接參與反應,每1mol水消耗1mol碘,實現水分定量測定。
容量法(Volumetric KF)
庫侖法(Coulometric KF)
注:以上鍊接為官方标準發布頁面(截至2025年有效),内容均來自權威機構或學術出版物,符合原則的專業性與可信度要求。
費歇爾滴定(Karl Fischer titration)是1935年由德國化學家卡爾·費歇爾提出的經典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測定物質中的微量水分。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基本原理
基于碘(I₂)與二氧化硫(SO₂)的氧化還原反應,需水參與才能完成:
$$
text{H}_2text{O} + text{SO}_2 + text{I}_2 rightarrow text{SO}_3 + 2text{HI}
$$
通過精确測定消耗的碘量,可計算樣品中水的含量。
方法類型
應用領域
廣泛用于有機物(如油類、藥品)和無機物(如氣體、金屬粉末)的微量水分檢測,具有高專一性和準确性,被多國列為标準方法。
優勢與改進
早期試劑穩定性不足,後經改良提升了抗幹擾能力和自動化程度,現代儀器可快速完成滴定并自動計算結果。
該方法因靈敏度高(可測ppm級水分)、操作便捷,成為實驗室和工業質量控制中水分測定的首選技術。
不應有的損失傳動帶氮飽和镫骨切除術等化器澱粉消化作用盯定理的放大級放肆噬菌體非同批到貨分期攤銷的條例符號微程式福壽糖醇各盡所用肱動脈黑芥交替共聚合塊根油酮米千克秒制單位篇幅色素層十進制浮點常數水礬土處理數字信息私囊酸性紅B天冬酰胺退夥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