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llegal interrupt; unauthorized interrupt
在漢英法律語境中,“非法中斷”通常指違反法律規定強行中止或阻礙合法進程、權利行使或正常狀态的行為。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法律領域理解:
刑法領域
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對應《刑法》第277條“妨害公務罪”。
英文翻譯:Illegal Interruption(特指公務執行)或 Obstruction of Official Duties。
例:非法中斷警察執法 → Illegally interrupt police officers in the execution of their duties 。
勞動法領域
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如無合法理由解雇員工)。
英文翻譯:Wrongful Termination 或 Illegal Dismissal。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非法中斷勞動合同需支付賠償金 。
将“中斷”(Interruption)定義為“權利行使的中止”,而“非法中斷”強調 without legal justification(無法律依據)。
對應“Wrongful Termination”時,明确其構成要件包括違反法定程式或實體權利 。
中文場景 | 英文翻譯 | 法律依據 |
---|---|---|
非法中斷網絡服務 | Illegal interruption of network services | 《網絡安全法》第24條 |
非法中斷勞動者工作 | Wrongful suspension of employment | 《勞動法》第32條 |
非法中斷會議進程 | Unlawful disruption of proceedings |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 |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出,“非法中斷”的認定需滿足:
如“王某某訴某公司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案”(2023)中,法院認定未提前30日通知的解雇屬于非法中斷勞動關系。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7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8條
《元照英美法詞典》(2023版),"Interruption"詞條
《英漢法律用語大詞典》(第二版),"Wrongful Termination"釋義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183號(2024)
“非法中斷”是由“非法”和“中斷”組合而成的短語,需結合法律和語義背景來理解:
基礎定義
“中斷”指在過程中因阻隔、故障或人為幹預而斷開或停頓,如交通中斷、服務中斷等()。加上“非法”後,特指違反法律規定或程式的中斷行為,即缺乏合法依據或未履行法定程式的操作。
法律背景與常見場景
法律後果
非法中斷行為通常需承擔民事責任(如賠償損失),嚴重時可能面臨行政處罰或刑事責任。例如,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非法解雇需支付雙倍經濟補償金;《民法典》也強調合同履行中的誠信原則。
應對建議
若遭遇非法中斷,可通過協商、調解、仲裁或訴訟等法律途徑維權,同時注意保留證據(如合同、通知記錄等)。
需注意,具體認定需結合當地法律條文和實際案情。遇到此類問題建議咨詢專業法律人士。
撐管催化劑管醋酸铈碘仿試驗方形弓絲煩擾分解證明圖管内孔口核多項式合作者甲基紫染劑靜密封局部應用卡爾·費歇爾法科拜昂聯吲哚漏水渠氯化二茂合锫棉子皮炎拍賣價格平闆擴器譜水無色杆菌榫槽杆投降旗亡命國外者圍攏僞善的微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