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Karl Fischer method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醫】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like so; you
charge; cost; expenses; fee; spend
【醫】 fee
【經】 fee
go to bed; have a rest; knock off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卡爾·費歇爾法(Karl Fischer Titration)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定量測定樣品中微量水分的經典化學分析方法。該方法由德國化學家卡爾·費歇爾于1935年提出,其英文全稱為Karl Fischer Titration,在漢英詞典中常标注為“庫侖法水分測定”或“容量法水分測定”。
該方法基于碘(I₂)和二氧化硫(SO₂)在有機溶劑(如甲醇或乙醇)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反應需在吡啶或咪唑等堿性介質中進行。水分(H₂O)作為反應的關鍵參與者,其含量通過滴定終點時的電流或體積變化精确計算。根據操作方式可分為:
卡爾·費歇爾法被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及美國藥典(USP)列為水分測定的标準方法,主要應用于:
該方法因其高精度和廣泛適用性,成為實驗室水分分析的“金标準”,相關技術細節可進一步查閱《分析化學學報》或ISO 760:2023國際标準文件。
卡爾·費歇爾法(Karl Fischer method)是一種用于測定樣品中微量水分的經典分析方法,尤其在化學分析、食品、藥品及化工領域應用廣泛。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卡爾·費歇爾法基于氧化還原反應,通過碘(I₂)和二氧化硫(SO₂)在非水介質(如吡啶和甲醇)中與水發生定量反應來測定水分含量。其核心化學反應為: $$ C_5H_5N·I_2 + C_5H_5N·SO_2 + C_5H_5N + H_2O rightarrow 2C_5H_5N·HI + C_5H_5N·SO_3 $$ 反應中,水是必需的反應物,生成的吡啶氫碘酸(C₅H₅N·HI)和吡啶硫酸(C₅H₅N·SO₃)通過顔色變化(淺黃色→紅棕色)指示終點。
需注意,部分資料可能混淆“卡爾-費休法”與其他水分測定方法(如幹燥失重法)。根據權威來源,卡爾·費歇爾法的核心始終是滴定反應,而非蒸發或幹燥過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标準操作步驟或應用案例,可參考化學分析手冊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