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aria
"擺子"是漢語方言中對瘧疾的俗稱,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malaria"或"ague"。該詞在醫學語境中特指由瘧原蟲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其核心特征為周期性發冷發熱,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所述:"瘧疾的俗稱,因發病時寒戰、高熱交替出現如鐘擺運動而得名"。
從病理學角度分析,擺子發作周期與瘧原蟲紅細胞内裂體增殖周期直接相關:間日瘧為48小時,三日瘧為72小時,惡性瘧則呈現不規則周期。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全球瘧疾報告》指出,典型症狀包括寒戰期(體溫驟升至39-40℃)、高熱期(持續4-8小時)和退熱期(伴隨大汗)的三階段循環。
該詞在方言使用中常見于中國西南地區,如雲南民間諺語"谷子黃,擺子狂",生動反映了瘧疾流行與農作物生長周期的關聯性。現代醫學文獻建議,出現周期性寒熱交替症狀時應及時進行血塗片鏡檢或快速診斷試劑檢測,參照《瘧疾診斷标準》(WS 259-2015)進行确診。
“擺子”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基本解釋
在方言中,“擺子”指瘧疾,俗稱“打擺子”。瘧疾是由瘧原蟲通過蚊子(按蚊)傳播的寄生原蟲感染性疾病,典型症狀為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
使用場景
常見于口語表達,如“打擺子”“發擺子”等。例如:
搖擺不定(較少見)
個别資料提到“擺子”可比喻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态度,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為特定方言或非主流引申義。
機械裝置術語
在鐘表或精密儀器中,“擺子”是“擺”(pendulum)的俗稱,指控制擺動頻率的機械部件。
如需進一步了解瘧疾的醫學定義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權威醫學資料或方言詞典。
阿卡爾金按位控制打印碘羟苄環己酸頂盤法律改革貫位換算互斥精緻圖口頭禅療養鱗岩的六●六摟抱美洲楓香模糊關系諾伊康氏試驗歧視性法律熱機啟動殺戮稅期絲夾钛酸鋇陶瓷停産時間停等同調振蕩器推遲進入維持街上秩序威勒特氏産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