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falsify a record
interpolate; interpolation; tamper
【法】 garble
record; mark; register; account; memorize; report; take notes
【計】 design development record; posting; REC; record
【醫】 protocol; reading; register; registration
【經】 entry; keeping of record; mark; record; record keeping; records
"竄改記錄"在漢英法律語境中指未經授權對書面或電子文檔進行蓄意修改、删除或僞造的行為,通常帶有非法目的。英文對應表述為"tamper with records"或"falsify records",常見于英美法系的刑事指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07條,該行為可能構成"幫助毀滅、僞造證據罪",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
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第1002條(最佳證據規則)将該行為定義為"對原始記錄的實質性篡改",司法實踐中常見于財務欺詐(如SEC v. WorldCom案)和醫療記錄篡改(參考《美國聯邦法規》21 CFR Part 11)。英國《2006年欺詐法案》第2章将"虛假陳述記錄"列為法定犯罪行為,涵蓋紙質文檔與電子數據兩種形式。
該術語的核心要素包含三個要件:行為人具備主觀故意(mens rea)、針對已存在的客觀記錄(actus reus),以及修改行為導緻事實表述失真(causation)。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5489-1:2016特别強調,記錄管理須保持"真實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四項基本原則。
“竄改記錄”指對書面記錄、檔案或數據進行改動,通常涉及具體内容的局部修改。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案例或規範,可參考、4、6等來源。
阿列夫零阿曼氏系數阿諾德殺菌器保釋後如期出庭标準飲食淡漠性休克電子印刷機浮動載波調制軋空頭格雷澤氏法光輝杆菌固堿工段過流閥槐米婚姻法的沖突嬌生慣養金剛化合物局限性寬度優先和深度優生搜索弄糟強類型語言人工維希泉泡騰鹽閏核射擊指揮系統申請回避的人身體的室頂送回偷得豚鼠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