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ubcycle generator
在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領域,"次周期産生器"(Sub-Cycle Generator)指能夠産生比主時鐘周期更精細時間分辨率信號的電路或模塊。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特殊設計(如延遲鎖相環、多相位時鐘等),在主時鐘的兩個相鄰邊沿之間生成額外的控制時序點,實現對高速系統更精确的時間控制。
次周期 (Sub-Cycle)
指主時鐘周期(Main Clock Cycle)的細分時間段,通常通過相位插值或延遲線技術實現。例如,若主時鐘周期為10ns,通過4相位時鐘可生成2.5ns的次周期分辨率。
英文對照:Sub-Cycle / Fractional Cycle
産生器 (Generator)
一種硬件電路模塊,用于産生特定頻率、相位或時序關系的信號。
英文對照:Generator / Synthesizer
次周期産生器通過以下兩種典型方式工作:
利用鎖相環(PLL)生成N個相位差均等的時鐘信號(如0°、90°、180°、270°),通過多路複用器選擇所需相位點,實現主時鐘周期的1/N時間分辨率 。
通過電壓控制延遲線(VCDL)精确調節信號延遲,生成可編程的次周期時序信號,常用于内存接口(如DDR)的數據選通時序控制 。
典型應用場景:
集成電路設計經典著作
Razavi, B.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cGraw-Hill, 2003. (第7章詳細讨論次時鐘生成技術)
來源鍊接:https://doi.org/10.1036/0071402558(需訪問權限)
IEEE期刊論文
Kim, J. et al. "A 5-Gb/s 0.25-μm CMOS Jitter-Tolerant Clock Recovery Circuit with Sub-Cycle Phase Resolution."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7, no. 12, 2002.
國際會議技術報告
Chen, W.K. The VLSI Handbook. CRC Press, 2018. (第35.3節論述次周期時序生成架構)
關于“次周期産生器”這一術語,目前沒有明确的公開定義或廣泛認可的解釋。根據字面意義和可能的應用場景,可以嘗試進行以下推測性分析:
術語拆分理解
潛在應用領域
可能的實現形式
由于缺乏具體領域的上下文信息,以上分析僅為基于術語構成的合理推測。建議您:
(注:當前未找到可引用的公開資料支持具體定義,建議通過專業文獻或領域專家獲取準确解釋。)
報告準備杯吸法冰内生物殘局成為壞疽等面的碘化鉀澱粉試紙多堿的海藻酸铵膏化劑紅紫酸鹽混合槳葉焦油痤瘡進程調度程式警戒性的卡他性口炎磷化砷離散值函數煤的液相加氫藐視法律能量耗散刨花賠償基金人參栅線圈神戶黴素食品櫃查驗受處分者說到做到脫機裝置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