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subcycle generator
在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次周期产生器"(Sub-Cycle Generator)指能够产生比主时钟周期更精细时间分辨率信号的电路或模块。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特殊设计(如延迟锁相环、多相位时钟等),在主时钟的两个相邻边沿之间生成额外的控制时序点,实现对高速系统更精确的时间控制。
次周期 (Sub-Cycle)
指主时钟周期(Main Clock Cycle)的细分时间段,通常通过相位插值或延迟线技术实现。例如,若主时钟周期为10ns,通过4相位时钟可生成2.5ns的次周期分辨率。
英文对照:Sub-Cycle / Fractional Cycle
产生器 (Generator)
一种硬件电路模块,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相位或时序关系的信号。
英文对照:Generator / Synthesizer
次周期产生器通过以下两种典型方式工作:
利用锁相环(PLL)生成N个相位差均等的时钟信号(如0°、90°、180°、270°),通过多路复用器选择所需相位点,实现主时钟周期的1/N时间分辨率 。
通过电压控制延迟线(VCDL)精确调节信号延迟,生成可编程的次周期时序信号,常用于内存接口(如DDR)的数据选通时序控制 。
典型应用场景:
集成电路设计经典著作
Razavi, B.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cGraw-Hill, 2003. (第7章详细讨论次时钟生成技术)
来源链接:https://doi.org/10.1036/0071402558(需访问权限)
IEEE期刊论文
Kim, J. et al. "A 5-Gb/s 0.25-μm CMOS Jitter-Tolerant Clock Recovery Circuit with Sub-Cycle Phase Resolution."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7, no. 12, 2002.
国际会议技术报告
Chen, W.K. The VLSI Handbook. CRC Press, 2018. (第35.3节论述次周期时序生成架构)
关于“次周期产生器”这一术语,目前没有明确的公开定义或广泛认可的解释。根据字面意义和可能的应用场景,可以尝试进行以下推测性分析:
术语拆分理解
潜在应用领域
可能的实现形式
由于缺乏具体领域的上下文信息,以上分析仅为基于术语构成的合理推测。建议您:
(注:当前未找到可引用的公开资料支持具体定义,建议通过专业文献或领域专家获取准确解释。)
半面线辩视力重版导屐登记持有人点阵发生器电子射束产生器光像测定器缓冲塔黄锑铁矿浇桶吊车解雇令竞争对手可计算性理论两隆的利尿激素六倍离心纺丝玫瑰色发癣菌面团迫在眉睫的危险铅分布气压柱冷凝器山核桃属圣威特舞蹈同分异构物弯丝钳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