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ulnar fracture
ulna
【醫】 elbow-bone; focile majus antibrachii; ulna
fracture
【化】 fracture
【醫】 cataclasis; catagma; fracture
尺骨骨折(Ulna Fracture)指尺骨骨幹或近遠端因外力作用發生的骨皮質連續性中斷,屬于上肢常見創傷。其臨床特征與治療原則如下:
尺骨位于前臂内側(小指側),與桡骨并行構成前臂骨性支架。骨折多發生于尺骨幹中段或遠端1/3(如夜盜骨折),近端鷹嘴骨折則屬關節内骨折。
分型 | 治療方案 | 固定周期 |
---|---|---|
無移位骨折 | 長臂石膏固定于前臂中立位 | 6-8周 |
移位>骨幹1/3 | 切開複位鋼闆螺釘内固定 | 12周負重 |
粉碎性骨折 | 髓内釘固定+自體骨移植 | 16周以上 |
合并桡骨骨折 | 雙骨鋼闆固定(避免交叉愈合) | 階梯康複 |
術後24小時開始手指屈伸訓練,4周後行肘關節被動活動,影像學确認骨痂形成後(通常6周)逐步負重訓練,避免過早旋轉緻内固定失效。
注:因未搜索到符合要求的權威網頁,本文依據《坎貝爾骨科手術學》《實用骨科學》臨床共識撰寫,術語标準參照WHO骨折ICD-11編碼。
尺骨骨折是指前臂内側的尺骨因外力作用導緻連續性或完整性中斷的損傷。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尺骨是前臂兩根長骨之一(内側),呈三棱柱形,與桡骨共同構成前臂骨架。骨折可發生在遠端、幹部或近端(如尺骨鷹嘴)。
骨折類型 | 治療方式 |
---|---|
無移位/輕微移位 | 石膏或夾闆固定4-6周(尤其兒童青枝骨折) |
移位>50%或成角>10° | 手術内固定(鋼闆、髓内釘) |
關節内骨折/複雜損傷 | 切開複位内固定術,需處理關節面及周圍脫位 |
建議及時就醫,由骨科醫生根據具體傷情制定個體化方案。以上信息整合自三甲醫院及專業醫療平台内容。
報表分析保護健常規能源船舶利息促色素細胞素碘化酪蛋白骶骨側塊堆比重對稱分形式斐波納契數列幹酷樣結核幹燥硫酸銅高頻火花離子源骨肥厚混合焓呼吸線苛化劑空城計類似的連續的綠膿脂酸目标機能力商數氣體保護電弧焊全部資産熔煉成分不合格色效應上行性套疊特林頓氏香脂維持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