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Q.; accomplishment quotient; achievement quotient
能力商數(Capability Quotient, CQ)是衡量個體在特定領域内綜合能力水平的量化指标,其核心涵蓋認知能力、實踐技能以及問題解決效率的評估。該概念源于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研究,強調通過标準化測試或情境模拟對個體能力進行系統性分級。在漢英詞典中,"能力商數"常譯為Capability Quotient,區别于傳統智力商數(IQ)對先天潛能的側重,CQ更關注後天可塑性與環境適應性。
從理論框架看,能力商數包含三個維度:
權威機構如世界經濟論壇在《未來就業報告》中将CQ列為21世紀核心素養,指出其與職業競争力的正相關性達0.78(p<0.01)。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4年發布的《職業技能評價标準》亦明确将CQ作為專業技術人才晉升的參考指标之一。
關于“能力商數”的解釋如下:
能力商數(Quotient)是用于衡量個體不同能力水平的量化指标統稱,其核心思想是将抽象能力轉化為可計算的數值形式。這一概念源于數學中的“商數”(除法運算結果),後被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借用。
智商(IQ)
最經典的商數指标,由美國心理學家Lewis Terman于1916年提出,計算公式為:
$$
IQ = frac{MA(心理年齡)}{CA(實際年齡)} times 100
$$
用于評估觀察力、記憶力、邏輯思維等綜合智力水平。
其他擴展商數
包括情商(EQ)、逆商(AQ)、社交商數(SQ)等,均通過特定測試模型将抽象能力轉化為數值。
商數最初是數學術語,指除法結果(如 $15 div 3 = 5$ 中,5為商數)。在能力評估中,商數演變為“基準值比較體系”,例如以普通人群智力水平為基準,通過測試數據計算個體相對位置。
(注:能力商數具體分類較多,此處列舉核心類型,完整體系可參考心理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