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off-the-peg program
finished product; turnoff
【化】 end item; final end-product; finished stock
【經】 completed product; finished stock; made-up articles
formality; ground rule; procedure; proceeding; process; program
【計】 P; problem determination aid; PROC; program; related channel program
【化】 sequence
【經】 program; sequence
在漢英詞典及軟件工程領域,"成品程式"指已完成開發、測試并通過驗收的可交付軟件産品,對應英文術語為"Finished Program"或"Completed Software"。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的定義,該術語強調軟件已具備完整功能并達到預定質量标準。
其核心特征包含三個方面:首先,代碼完成度需達到100%并通過編譯驗證(參照IEEE 610.12-1990軟件工程标準);其次,必須包含完整的用戶手冊和技術文檔(依據《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範》GB/T 8567-2006);第三,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功能性測試與非功能性測試(參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質量認證體系》)。
在應用場景方面,制造業ERP系統部署包、金融行業加密算法模塊、醫療影像處理套件等均屬于典型成品程式範疇。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軟件産業發展報告》,這類程式在行業應用中的穩定性要求達到99.99%以上可用性标準。
與開發階段程式相比,成品程式需滿足:
$text{版本號} = text{主版本}.text{次版本}.text{修訂號}$
該術語在《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中被定義為:"已完成全部開發流程,通過驗收測試并形成獨立交付單元的計算機程式集合"。其質量控制需符合GB/T 25000.51-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标準。
“成品程式”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但結合編程和工業生産的背景,其核心含義可歸納如下:
完成形态
指經過完整開發流程後形成的可交付軟件産品,具備獨立運行能力且通過質量檢驗(如功能測試、性能優化等)。例如:移動應用、網站系統等。
質量要求
需符合預設标準,如功能完整性、用戶體驗、穩定性等。在工業生産中類比為“檢驗合格并包裝入庫的産品”。
開發階段
包括需求分析、編碼實現、測試調試、部署上線等環節,最終形成可交付的成品程式。
檢驗控制
需通過QA部門的檢驗标準(如《成品檢驗标準》),确保程式無缺陷且滿足用戶需求。
可通過(編程領域)和(質檢流程)進一步了解具體标準與實施細節。
被認可的陪審員扁鼻的部分分式操練草酸氫鈉醇酸清漆定做第三者提單多圖象平均法放射性同位素遠距療法方式名父傳的輻解作用高漲公共墳場廣告掮客黑銀礦會籤婚禮徑向傳送具龍骨瓣的克萊頓氏氣拉夫多夫斯基氏核狀小體聯合系統硫酸山梗酮堿女尿道腺派遣蒎酮酸普朗克氏量子常數頑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