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
general; universal
bright; loud and clear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醫】 G.; Gm.; gram; gramme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Planck's constant; quantum constant
普朗克量子常數(Planck's constant)是量子力學中的核心物理常數,符號為(h),其數值定義為: $$ h = 6.62607015 times 10^{-34} , text{J·s} $$ 該常數由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用于描述能量量子化的最小單位,即能量與電磁波頻率之間的比例關系。其英文全稱為"Planck's quantum constant",在漢英詞典中常譯為“普朗克氏量子常數”或“普朗克常量”。
物理意義
普朗克常數是量子理論的基礎,體現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例如,光子能量(E)與其頻率( u)的關系為(E = h u)。在量子力學中,約化普朗克常數(hbar = h/2pi)常用于薛定谔方程和不确定性原理的表述。
應用領域
普朗克常數的精确測量技術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包括1918年普朗克本人因量子理論獲獎,以及2005年激光精密光譜學相關研究。
普朗克常數(Planck constant)是量子力學中的基本物理常數,符號為( h ),其數值約為: $$ h = 6.62607015 times 10^{-34}text{J·s} $$ 以下是詳細解釋:
物理意義
普朗克常數揭示了能量的“量子化”特性,即能量在微觀尺度上以離散的“能量包”(量子)形式存在。例如,電磁波的能量與其頻率(
u )的關系為:
$$
E = h
u
$$
這一公式是量子力學誕生的标志,由馬克斯·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用于解釋黑體輻射問題。
核心應用領域
單位與衍生常數
現代意義
普朗克常數是國際單位制(SI)中“千克”定義的基礎(2019年重新定義),通過基布爾天平實驗将質量與( h )關聯,取代了傳統實物基準。
若需進一步了解實驗細節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量子力學教材或權威物理數據庫。
苯菜豆屬沉澱物沉灰煙道持續犯慈善募捐大果唐松草單足的電源系統嫡生子女耳廓前瘘公敵行為共濟失調前的果糖尿焊縫傾角簡單定義解除契約睫狀小帶切開術近中心的美沙芬林期限起算點乳生成的薩克耳氏法散裝貨集裝箱數據文件結束松油烯停機的梯形目标同餐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