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充當”是一個動詞,主要表示承擔某種角色、身份或起到某種作用。其英文對應詞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核心釋義與用法如下:
擔任某種身份或角色
譯為“act as” 或“serve as”,強調臨時性或替代性身份。
例:他在項目中充當顧問。
→ He acted as a consultant in the project.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對應詞條:act as(ISBN 978-7-100-18526-6)。
起某種作用或功能
譯為“function as” 或“play the role of”,側重事物或人的功能性。
例:這張桌子可充當臨時工作台。
→ This table can function as a temporary workbench.
來源:劍橋詞典(Cambridge Dictionary)線上版,詞條“function as”釋義(鍊接)。
被當作或誤認作某物
譯為“pass for” 或“be used as”,含被動意味。
例:這種材料可充當真皮使用。
→ This material can pass for genuine leather.
來源:柯林斯高級英漢雙解詞典,詞條“pass for”釋義(ISBN 978-7-5327-8226-4)。
與“擔任”的區别:
“充當”隱含臨時性、非正式性(如“充當翻譯”指臨時頂替),而“擔任”(hold the position of)側重正式職務(如“擔任經理”)。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9年。
避免直譯為“become”:
“充當”不涉及本質變化(如“他充當裁判”≠“他變成裁判”),需排除“become”的誤用。
來源: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第6版)同義辨析欄目(ISBN 978-7-5135-9292-8)。
文學語境
《紅樓夢》第3回:“這襲人亦有些癡處,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隻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寶玉,心中眼中又隻有一個寶玉。這便是古人說的‘充當役使,各為其主’。”
英譯:David Hawkes譯本譯為 “serve a master with single-minded devotion”(作為仆役侍奉主人)。
來源:The Story of the Stone(Penguin Classics, 1973)。
法律文本
《民法典》第168條: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被代理人同意或追認的除外。
注:此處“以……名義”即“充當代理人身份”。
英譯:Official譯本用 “acting in the name of the principal”。
來源:China Justice Portal(鍊接)。
來源: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CCL)高頻搭配統計。
“充當”是一個動詞,表示擔任某種職務或取得某種身份,也可指以某種角色或形式存在。以下是詳細解釋:
擔任職務或身份
指承擔特定職責或獲得某種地位,常見于正式或非正式場景。例如:
替代或冒充
有時隱含貶義,指以不符合實際身份的角色出現。例如:
“充當”既可用于描述合法職責的承擔(如「充當代表」),也可用于負面場景(如「充當替罪羊」),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情感色彩。
铵膠包底衣承擔部份擔保責任初步折舊大改變搗砂錘低率放電二硫基雙閥片升起高度後來居上肩下垂較小的矯形的及時的吉祥的激育素開啟彎葉渦輪式攪拌器苦笑勞動定額的制定利潤對銷售比率馬林魚平的部分氣球企業部門全然的曲張靜脈三鞭毛的神經束梳洗突緣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