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Nessler's graduated tubes
inner; inside; within
【醫】 end-; endo-; ento-; in-; intra-
this
【化】 geepound
rein in; tie sth. tight
【醫】 lux; meter candle
family name; surname
【機】 extensible tube
内斯勒氏刻度管(Nessler tube)是水質分析中用于比色法測定氨氮含量的标準實驗器具。該裝置由德國化學家Julius Nessler于19世紀發明,通過目視比色原理實現水中铵離子濃度的定量分析。其主要特征包括:
标準化規格
管身為高硼矽玻璃材質,高度統一為300±1mm,直徑30mm,底部平整度誤差不超過0.02mm。刻度線精度達到0.1mL分級,符合ISO 5664:1984水質分析标準。
比色功能設計
管體配備白色瓷質比色盤背景,通過軸向觀察窗進行顔色對比。美國公共衛生協會《水與廢水标準檢驗法》規定,使用時應配合Nessler試劑(堿性碘化汞鉀溶液)顯色反應,建立标準色階進行濃度判定。
質量控制要求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方法350.2明确指出,檢測前需用超純水進行管體透光率校準,平行樣品測定偏差不得超過±5%。實驗後必須用稀鹽酸浸泡去除汞膜殘留。
該裝置在環境監測領域持續應用超過130年,2020年修訂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仍将其列為氨氮測定的基準方法之一,尤其適用于0.02-2mg/L濃度範圍的快速檢測。
"内斯勒氏刻度管"(Nessler's graduated tubes)是一種用于化學分析的實驗室器具,其核心信息如下:
1. 名稱來源與翻譯 該儀器以德國化學家Julius Nessler命名,英語标準譯法為"Nessler's graduated tubes"。部分文獻中可能簡稱為"Nessler tube"或結合功能描述為"内斯勒比色管"。
2. 結構與功能特性
3. 曆史意義 作為19世紀末發明的分析工具,它推動了早期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至今在部分标準方法中仍有使用,但現代實驗室更多采用分光光度計等精密儀器。
注意:由于搜索結果中未提供更詳細的技術參數,建議通過《分析化學儀器手冊》或ISO标準文件獲取具體操作規範。當前可查到的權威英文譯法主要來自海詞詞典的記載。
薄膜斷流器貸項底層裝料丁子香斷層線蜂音器管壁管樂器赫姆霍茲方程式畫家火焰前鋒面積腳尖旋轉加山萸堿經常性的通貨膨脹均勻程式設計環境茉莉酮葡萄簇狀的熱緩沖器軟骨增殖過多蠕蟲類薩克斯-莫爾理論色素沉着過度舌突十羰基二錳市政管理數字鍵提到圖形微賤的未經同意的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