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fter-tax income
pay taxes
【經】 pay duty; taxation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earning; include; income; ingather; ingathering; means; receipt; revenue
【醫】 admit
【經】 earnings; incomings; proceeds; receive; revenue income; takings
納稅後收入(nà shuì hòu shōu rù)指個人或企業扣除應繳納的各項稅費後實際獲得的收入金額。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該術語對應以下英文表達及釋義:
After-tax income
指扣除所得稅(income tax)、社會保險費等法定稅費後的剩餘收入。例如:
"After-tax income is the actual amount available for spending or saving."
(納稅後收入是可實際用于消費或儲蓄的金額)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術語庫(www.chinatax.gov.cn)
Net income(淨收入)
在個人財務語境中常與“after-tax income”互換使用,強調總收入減去稅費後的淨值。
來源:《英漢法律詞典》(法律出版社,2023版)
與稅前收入的區别:
稅前收入(Pre-tax income/Gross income)包含需納稅部分,而納稅後收入的計算公式為:
$$ text{納稅後收入} = text{稅前收入} - text{應納稅額} $$ 其中應納稅額依據累進稅率計算(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實務應用:
企業財務報表中的“Net Income”指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後的淨利潤(《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個人則多用于工資核算、貸款資質評估等場景。
中國法律文件:
《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明确“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後收入即稅後所得額。
來源:全國人大官網(www.npc.gov.cn)
國際財稅詞典:
《Black's Law Dictionary》定義“After-tax income”為:
"Income remaining after deduction of all applicable taxes."
(扣除所有適用稅款後的剩餘收入)
注:本文釋義整合自中國稅務機關官方文件、權威法律工具書及國際財稅詞典,符合(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原則。
稅後收入(即納稅後收入)是指個人或企業在扣除應繳納的稅費及社保、公積金等款項後,實際到手的可支配收入。以下是詳細解釋:
稅後收入是稅前工資扣除以下部分後的淨收入:
稅後收入的計算分為兩步: 步驟一:确定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收入 - 社保個人繳納部分 - 公積金個人繳納部分 - 專項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
步驟二:計算個人所得稅
采用超額累進稅率。例如,若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0元,稅率表如下:
$$
begin{aligned}
text{應納稅額} &= 30,000 times 3% + (100,000-30,000) times 10% - 速算扣除數
&= 900 + 7,000 - 2,100 = 5,800 text{元}
end{aligned}
$$
最終稅後收入:
稅後收入 = 稅前收入 - 社保/公積金繳納 - 個人所得稅
若某員工稅前工資15,000元,社保公積金合計3,000元,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則:
應納稅所得額 = 15,000 - 3,000 - 2,000 = 10,000元
應納稅額 = 10,000 × 10% - 速算扣除數(假設為210元) = 790元
稅後收入 = 15,000 - 3,000 - 790 = 11,210元
如需更詳細稅率表或地區性政策,可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官方文件或計算工具。
半字輸出丙二酸二甲酯彩色體赤醇電動不穩性遞延利息收入發音清晰複合管闆氟美西諾複原的高壓氣相色譜法工區輥道輸送器烘焙箱堿離子進入孔刻度量筒拉巴拉克溶液列管式蒸發器蔓狀叢韌帶固定術認為當然數字圖象私法上義務縮排痰弧菌條蕈調用單元脫酰作用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