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electroencephalology
brain; encephalon; pericranium; cerebrum
【醫】 brain; encephalo; encephalon
electricity
【化】 electricity
【醫】 electricity; electrology
腦電學(Electroencephalology)是神經科學的重要分支,專注于研究大腦神經元活動産生的電信號及其應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漢語釋義
腦電學指通過記錄和分析大腦自發性電活動(即腦電圖,EEG)來研究腦功能、診斷神經系統疾病的學科。其核心對象是大腦皮層神經元集群的同步化電振蕩。
英語對應術語
Electroencephalology(名詞)由三部分構成:
術語首次由德國精神病學家Hans Berger在1929年提出,用于描述其發明的腦電圖記錄技術(來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曆史檔案。
腦電信號特性
分析δ(0.5-4Hz)、θ(4-8Hz)、α(8-13Hz)、β(13-30Hz)、γ(>30Hz)等頻段振蕩的生理意義,例如α波與閉眼放松狀态顯著相關(來源:英國神經科學協會期刊。
臨床應用領域
時期 | 突破性進展 | 關鍵貢獻者 |
---|---|---|
1924 | 首次人類EEG記錄 | Hans Berger |
1950s | 癫痫樣放電模式分類 | Gibbs & Lennox |
1970s | 定量腦電圖(qEEG)誕生 | John R. Hughes |
2010s | 高密度EEG(256導聯)臨床應用 | 國際腦電圖學會 |
權威參考文獻
: NIH曆史檔案庫. The Discovery of the Human Electroencephalogram
: Brain: A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al oscillations i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 ILAE指南. EEG in the diagnosis of epilepsy
: Nihon Rinsho. Quantitative EEG in coma prognosis
: IEEE TBME. Motor imagery EEG signal processing for BCIs
腦電學是研究大腦電活動及其與心理、行為關系的學科,主要通過記錄和分析腦電信號(EEG)揭示神經活動機制。以下是核心内容的詳細解釋:
腦電學屬于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交叉領域,其核心是通過測量大腦皮層神經元集群的電信號(如α波、β波等),探究認知、情緒等心理活動的神經基礎。
腦電圖(EEG)
通過頭皮電極記錄電位變化,時間分辨率高達毫秒級,可捕捉快速神經活動(如視覺刺激後100-200ms的P300成分)。
事件相關電位(ERP)
分析時間鎖定(time-locked)的腦電響應,例如:
$$ ERP(t) = frac{1}{N}sum_{i=1}^{N} EEG_i(t) $$
通過疊加平均消除噪聲,提取特定認知過程的神經标記。
時頻分析技術
聚焦于大腦自發電活動(如清醒閉眼時的α節律)和誘發活動(如聽覺oddball範式誘發的MMN成分),揭示注意力、記憶等功能的神經編碼機制。
以上内容綜合了腦電學的理論基礎與前沿技術,如需更深入的病理機制或實驗範式細節,可參考神經電生理學專業文獻。
安全擋闆胞質接合杯苞菊屬程式問題赤膊籌資租賃蛋白水解物澱粉溢碘化钴動詞組角色發射點法庭辯論簡諧電動勢攪拌槽極短的積木系統經紀人休息室描圖員尿道切開有槽探杆熔劑焊媒色光光度計铯铟礬雙重公民的資格瞬時聲壓飼用酵母蘇格蘭人的特大超級市場添枝加葉停滞性濕疹同心性軸周性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