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ominal yield
in name; name; nominal
crop; output; turnout; yield
【化】 output; producing capacity; throughput; yield
【經】 output; outstandings stock; producing capacity; production
名義産量(Nominal Output)指在特定統計周期内,企業或經濟體基于理論産能、設計标準或計劃目标所申報的預期産量值。該概念強調在理想條件下的理論産出水平,而非實際生産結果。其英文對應術語為Nominal Output 或Notional Production,常見于經濟學、生産統計和産能規劃領域。
理論性與預期性
名義産量反映的是排除設備故障、原料短缺等現實幹擾後的最大可能産量。例如,某工廠生産線設計日産能為1000單位,該數值即為名義産量(來源:《現代經濟詞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215頁)。
與實際産量的區别
實際産量(Actual Output)受運營效率、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通常低于名義産量。兩者差異(産能利用率)是評估生産效率的關鍵指标(來源:《牛津經濟學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304頁)。
根據《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名義産量是"基于生産要素理論配置所推導的潛在最大産出值,用于衡量生産資源的利用效率"(來源:第2卷,第895頁)。中國《統計學術語》國家标準(GB/T 3358-2009)進一步明确其作為"設計産能或計劃目标産量"的定位。
“名義産量”是一個複合詞,需結合“名義”和“産量”綜合理解。根據搜索結果中關于“産量”的定義,結合經濟學和生産領域的常見用法,可作以下解釋:
名義産量指以當前價格或未經調整因素(如通脹、效率損耗等)計算出的理論生産量值。它通常用于反映生産能力的理論上限或計劃目标,而非實際産出結果。
理論性
常基于設備設計能力、理想化條件或固定價格計算,如化工行業中設備的“處理能力”可視為名義産量(參考)。
未調整性
不扣除實際生産中的損耗、故障等因素,例如農業中未考慮自然災害影響的預期産量。
對比性
常與“實際産量”對應,後者需根據現實條件調整。例如某工廠設計年産量(名義)為100萬噸,但實際可能因維護停工僅産出90萬噸。
不同行業可能對“名義産量”有細微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例如化工行業可能強調設備處理能力(),而農業可能側重理想氣候下的預期産出。
按當時價格阿片瘾保持占有權次要争點氮賓電傳鈴電熱棒灌溉者光發射體管理試驗含糊的豪商黑氏手術化學光禍胎肩胛提肌見聞焦磷酸二氫二丁酯晶膜層計算時間即席演說巨核細胞缺乏症内部往來認購新股通知書瘙癢的傷員揀别分類體系通行貨币萬民同權政體微胞間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