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提肌英文解釋翻譯、肩胛提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usculi levator scapulae; musculi patientiae
分詞翻譯:
肩胛的英語翻譯:
shoulder blade
【醫】 godet; scapula; scapulo-; shoulder-blade
提肌的英語翻譯:
【醫】 elevator; levator; levatores; suspensory muscle
專業解析
肩胛提肌 (Levator Scapulae Muscle) 詳解
一、術語定義與詞源解析
- 中文術語: 肩胛提肌
- “肩胛”指其作用的骨骼——肩胛骨。
- “提”指其主要功能——上提肩胛骨。
- 英文術語: Levator Scapulae Muscle
- “Levator”源自拉丁語,意為“提升者”。
- “Scapulae”為“肩胛骨”的拉丁語屬格形式,意為“肩胛骨的”。
- 直譯為“提升肩胛骨的肌肉”,精确描述了其核心功能。
二、解剖位置與結構
肩胛提肌是位于頸後外側和背上部的帶狀肌肉,其具體附着點為:
- 起點: 起自第1至第4頸椎(C1-C4)的橫突後結節(頸椎兩側的骨性突起)。
- 止點: 止于肩胛骨上角(肩胛骨最上端的内側角)和内側緣的上部。
- 走行: 肌纖維斜向外下方走行,連接頸椎與肩胛骨。
三、主要功能
肩胛提肌的主要作用圍繞肩胛骨的運動:
- 上提肩胛骨: 這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例如聳肩動作。
- 下回旋肩胛骨: 使肩胛骨關節盂(肩胛骨上容納肱骨頭的窩)轉向下方。
- 輔助頸部運動: 當肩胛骨固定時,單側收縮可使頸部向同側側屈(側彎)和後伸(仰頭);雙側收縮可協助頸部後伸。
四、神經支配
肩胛提肌由肩胛背神經 (Dorsal Scapular Nerve) 支配,該神經主要來源于第5頸神經(C5)的前支。
五、臨床意義
肩胛提肌是常見的緊張和疼痛部位:
- 頸肩痛: 長期不良姿勢(如頭前傾、圓肩)、提重物、情緒緊張等易導緻該肌勞損、痙攣,引發頸肩部疼痛、僵硬,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骨内側緣或枕部(後腦勺),是“頸肩綜合征”的常見原因之一。
- 活動受限: 肌肉緊張可限制頸部旋轉和側屈活動度。
- 觸發點: 該肌常存在觸發點(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按壓時可誘發特征性的牽涉痛模式。
六、英文術語的詞典釋義
在醫學解剖學詞典中,“Levator Scapulae” 被定義為:
A muscle that originates from the transverse processes of the upper cervical vertebrae and inserts into the superior angle and medial border of the scapula. Its primary action is to elevate the scapula and rotate it downward. It is innervated by the dorsal scapular nerve (C5).
參考文獻來源 (基于公認的解剖學權威著作,無直接可引用網絡鍊接時提供來源名稱):
- 《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 經典的人體解剖學參考書,對肌肉的起止點、神經血管供應有詳盡描述。
- 《臨床解剖學》(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強調解剖結構與臨床實踐的聯繫,常讨論肩胛提肌在頸肩痛中的作用。
- 《肌肉測試與功能》(Muscle: Testing and Function): 詳細闡述肌肉功能、測試方法及與姿勢、疼痛的關系。
- 《肌筋膜疼痛與功能障礙》(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權威著作,詳細描述了肩胛提肌的觸發點位置、牽涉痛模式及治療。
網絡擴展解釋
肩胛提肌是人體肩頸部重要的肌肉之一,其名稱來源于拉丁語“levator scapulae”,意為“提起肩胛骨的肌肉”。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釋:
一、解剖結構
-
起止點
- 起點:第1至第4頸椎(C1-C4)橫突的後結節。
- 止點:肩胛骨上角及内側緣上部。
- 神經支配:由C3-C4脊神經直接分支及C5的肩胛背神經共同支配。
-
位置與走向
位于頸部兩側,上方被胸鎖乳突肌覆蓋,下方被斜方肌包裹,呈帶狀斜向後外側延伸至肩胛骨。
二、主要功能
-
運動功能
- 上提與旋轉肩胛骨:近固定時(以頸椎為支點),收縮可使肩胛骨上提并下回旋(肩胛骨下角轉向内側)。
- 頸部動作:遠固定時(以肩胛骨為支點),單側收縮使頭向同側屈曲并輕微旋轉,雙側收縮協助頸部後伸。
-
協同與拮抗關系
- 協同肌:與斜方肌上部纖維共同完成肩胛骨上提和頭部後伸;與菱形肌協作穩定肩胛骨下回旋。
- 拮抗肌:前鋸肌和下斜方肌可拮抗其下回旋功能,背闊肌間接參與拮抗。
三、臨床意義
-
易損傷性
作為頸椎負擔最重的肌肉之一,長期伏案、聳肩或提拉重物易導緻其勞損,表現為頸部側後方疼痛、活動受限(如轉頭困難)。
-
體态影響
過度緊張可能引發“高肩”現象(單側肩部擡高),甚至影響肩關節活動範圍。
四、總結
肩胛提肌雖小,卻是肩頸功能的核心肌肉。其解剖位置深在且與多塊肌肉協同工作,既是日常動作(如聳肩、轉頭)的關鍵參與者,也是頸肩疼痛的常見“元兇”。保持良好姿勢、適度拉伸可有效預防其損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